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师以长技以制夷
冉学东
当欧美的坚船利炮敲开中国大门的时候,我们的祖先采取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当时就掀起了著名的洋务运动。而当下,中国的银行业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也自然地采取了应对措施。
这源于以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的支付和小贷业务,包括近几年兴起的P2P网贷等的冲击,这些携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型金融企业,对于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存贷业和支付业构成了根本性的冲击,再加上此后逐步出现的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信息技术更是让他们在获客、风控、定价以及操作的便捷性上极有优势。
经过几年的狐疑、观察和犹豫之后,今年年中四大行普遍与BATJ等互联网巨头合作,掀起了用金融科技改造传统银行业的热潮。
从目前看,中国传统银行业采取了两种模式:一个是以工行和京东金融的合作为代表,在银行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完全照搬金融科技企业的模式;另外一个是中信银行和百度金融双方出资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其实就是设立一个直销银行,由百度金融提供技术方案,从而再造一个银行。
目前两种模式都开始亮相,总的特点都是在传统银行业务中安装上金融科技的骨架,很难看出孰优孰劣,未来要经受市场的检验。不过我们也可以从目前的两种合作模式中看出一些门道。
百信银行由中信银行和百度公司发起设立,中信银行和百度分别认购百信银行14亿股、6亿股普通股股份,入股比例分别为70%、30%。我们注意到股市比例的大小,中信银行占绝对控股,而百度只是小股。
在人事架构上,百信银行的高管人员架构为: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任百信银行董事长,百信银行监事长罗刚来自百度公司;百信银行行长李如东曾是中信银行网络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在三个高管中,百度只是一个监事长的席位,颇为耐人寻味。
很显然,在未来百信银行的重大决策中银行占有绝对的话语权,互联网公司的比重相对较轻,未来在人事、战略、经营等等开展中,双方如何展开,是银行听互联网的,还是互联网听银行的,答案是清楚的。在科技金融中,金融比重更重,还是互联网比重更重,这尽管还在争论,但其实答案基本是清晰的。这对未来百信银行的公司治理、管理经营以及未来发展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双方的协调和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京东金融和工行的合作中,双方只是战略合作,类似于外包服务,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外界尚不清楚,京东金融输出技术,与工行协作搭建技术平台。未来的经营管理,京东金融的参与应该比较少。即使未来双方的合作还会继续,但京东扮演的仍然是技术支持者角色,不可能在经营管理中有话语权。京东可能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以技术服务的形式收费。
那么我们要思考的是,传统银行缺的仅仅是技术吗,互联网的操作是否带来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管理模式,一种新的业务流程。
进一步思考,是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互联网的文化管理和经营模式,还是互联网的技术文化经营管理带来了互联网技术?更直接的是京东的技术能够給工行带来互联网金融的文化、经营模式吗?
而在笔者看来,后者可能是传统银行转型的关键。技术可以用钱买,但是文化经营模式很难买到,但是通过技术的改造能逐步实现,这也是我们对工行小白未来发展的期许。
而相较于百信银行,工行小白中京东金融扮演的技术支持者的角色是否能持久,金融业和科技业到底孰轻孰重,科技业日新月异,工行小白要紧跟技术;而百度金融作为位百信银行的股东之一就是优势。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后世的评价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总之是历史的进步,而传统银行的科技化转型也是迈出重要一步。
银行业的未来已经迎面而来。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