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鄂生:中国中小银行的服务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前副主席蔡鄂生11月17日在“中国直销银行联盟2017年会”上表示,中国中小银行的服务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米方 北京报道
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前副主席蔡鄂生11月17日在“中国直销银行联盟2017年会”上表示,中国中小银行的服务功能尚未充分发挥。蔡鄂生说,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已经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描绘了完美蓝图,科技在金融业的应用必须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这个要旨。因此他认为,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驱动,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也在会上表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面向未来,中小银行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持续深化改革,助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中国直销银行联盟2017年会”由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中国直销银行联盟主办,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大成基金承办。年会首先学习了十九大会议精神及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在致辞中说,大成基金积极与各家银行开展直销银行的合作,为中国中小银行的转型发展出谋划策,已经成为中小银行高度互信、合作共赢的好朋友、好伙伴。他还对论坛联盟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祝愿论坛和联盟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持续助力中国中小银行的转型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曲家文在会上谈到,面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脱媒的冲击,邮储银行大力推进信贷工厂、新一代的手机银行,也包括直销银行和微银行等一些系统工程建设,不断丰富产品和种类,推进零售业务的转型升级。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在发言中提出,未来转型发展的路上,银行要笃定前行,不忘初心。一方面拥抱金融科技的变革,积极探索新科技的应用,重塑传统零售银行;另一方面,牢记零售银行的本质,坚守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本心,回归“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源。
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在发言中介绍了包商银行“向大零售转型,打造新型价值银行”的思考和实践。他表示,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快速扩张期后,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整个银行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行业监管趋严,金融竞争加剧,改革和创新成为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道路。包商银行也由规模型发展向价值型发展转型,更加注重金融科技的力量,重点关注小微金融、农村金融和直销银行的发展。
昆仑银行行长佐卫就“产融结合特色下的普惠金融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普惠金融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旨在通过金融支持,为小微企业、三农、贫困人口等受益群体提供造血功能,达到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上海银行在线直销银行部总经理郑涵介绍了上海银行在连通支付渠道、平台合作、身份认证、交易保证金、应用消费金融领域、供应链领域等直销银行六个方面的发展。他认为,直销银行在上海银行各业务中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是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柱。
共有近100家银行的近250位高管、直销业务骨干参加年会。与会人士还深刻剖析了直销银行业务发展新趋势,并围绕助贷助力大零售转型和直销助力大零售转型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国直销银行联盟”方面表示,本联盟旨在帮助广大中小银行打破区域限制,为银行服务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帮助,同时凝聚金融同业、专家学者等多方合力,共同致力于增强银行转型与发展的综合实力,并强调要通过为直销银行提供多元化智力支持,更好地提升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