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黄震:互联网金融形成第三波中企赴美上市潮

作者:丁雨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17 15:37:55

摘要:黄震认为,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影响金融变革是大势所趋

黄震:互联网金融形成第三波中企赴美上市潮

本报记者  丁雨  北京报道

11月17日,由国家互金专委会指导,华夏时报北京洞见传媒联合主办的“2017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在北京嘉里大酒店隆重举办,峰会邀请了多位监管层学术界及优秀行业代表,围绕着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合规、创新、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会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围绕“互联网金融上市前景与风险管理”发表了主题演讲。

继宜人贷、信而富之后,近期趣店、拍拍贷、和信贷、融360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赴美上市。关于这波海外上市潮,黄震表示,中国互联网发展以来,已经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大概有三波浪潮:第一波浪潮是互联网门户网站,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他们是第一批互联网的上市企业;第二波浪潮是BAT,这些互联网应用企业,电商、搜索等等;第三波浪潮是互联网金融。

那么,这些企业为什么热衷于海外上市呢?黄震认为,主要原因包括:上市的财富效应;应对可能面临的进一步的严峻形势;海外上市进行融资是比较好的模式。

同时,黄震表示,真正的创新才出现端倪,当前全球性的一种技术潮流、新技术革命影响金融变革,这是大势所趋。黄震认为,创业企业一定要牢绷一根线,即使创新创业的技术存在真空地带或者是夹缝地带,一定要合规。特别是当前从宽松周期进入从严周期以后,可能会不断地有新的监管政策出台。在动态合规方面摸索一条自己的道路,从而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是企业成功实现上市梦想的基本保障。

以下是演讲实录:

黄震:大家早上好!在路上看到今天有一个企业被刷屏了,融360旗下的简普科技。号称人工智能第一部,在纽约上市了。可能每一个创业者都有一个梦想——上市。在座的有很多人也是创业者,你们不想上市的人请举手,几乎没有。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业者能够上市是千百人想念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一旦成真是不是就没有风险了?另外在梦想实现过程中,可能是一条充满荆棘之路,是一条创业为艰,不断的要遭遇雷区,可能甚至还一不小心踩爆的过程。所以今天在分享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成果,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也要想想这些创业者其实是多么不容易。作为一个创业者,睡眠比一般人少很多。

大家看到,中国互联网发展以来,已经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大概有三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是互联网门户网站,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他们是第一批互联网的上市企业,大家可以看到,今天已经是属于传统媒体了,传统的公司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第二波浪潮是BAT,这些互联网应用企业,电商、搜索等等,应用企业上市,这些企业目前依然还在风口不断的探索,他们形成生态化布局,继续掌控互联网发展。

第三波浪潮,信而富、宜人贷、趣店、拍拍贷,再加上融360旗下的简普金融,第三波互联网金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海外上市。为什么是海外上市?因为国内资本市场现在还没有给他们开放渠道、门槛,还比较高,所以他们只能走向海外。但是海外上市是不是就意味着不接受中国的监管?或者说中国的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就不能影响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注册的地点在中国,基本上是以中国的人口规模形成的,所以我们依然要高度关注。成功实现海外上市,以及正在准备海外上市的这些企业,他们总要绕过这些险滩成功登陆海外。

首先看一看,为什么这些企业热衷于海外上市?

第一个原因肯定就是上市的财富效应。任何一个商业模式要靠直接的经营收入很难实现的这种倍增效应,尤其是几十倍的效应,只有股市才能实现。中国前面的一些我说的两波通过海外上市而实现在互联网产业中的龙头地位,现在这是互联网企业还继续有一个释放效应,再就是前一段时间已经实现上市的宜人贷和信而富。

虽然他们没有赶上互联网金融战略最好的时期,但是他们通过早上市熬过了互联网金融最佳的一个时期。而最近这一波是在互联网金融称之为联动的时候,为什么又赶到海外上市?因为这时候需要筹备下一步可能还有没有可能变得严峻的形势,要应对、要准备,过渡的梁。所以第一波要把进一步融资实现。进一步融资来应对可能面临的进一步严峻形势。

第三个原因,前一阶段融资的渠道,包括PE、VC都用过的,下一步还要融资怎么办?只有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不能再去做D家、E家等等这些再融资了,用这种海外上市的融资方式是比较好的模式。

到海外上市应该做一些什么准备?有的现在已经在做,包括我们在座的有很多企业估计也在谋划这一件事。

第一,我觉得首先应该是要做系统的准备,前期、中期、后期等等各个阶段都得考虑到。即使现在在谋划阶段,我们应该考虑到可能面临的一些风险,很多企业是以前想着上市,结果投入了上市准备的巨额财务投入,结果光是符合税收要求就让他最后资金断裂,我遇到好几个这种企业,这是非常要命的。不交税以后就不能进入把有关的事情运作起来。上市之后的风险,引发的有关监管风险,总要拿出监管的政策来表现政绩等等这些是比较要高度关注的。动态合规是我们必须提高的一项修炼,再就是舆情的变化。大家知道和信贷等等还没有引起关注,但是去年因为舆情就导致上市出现了很多的负面问题,到今天现金贷卷入舆论的漩涡跟这个还是有关的。上市之后的声誉风险和市值管理风险,等等是要进一步研究的。

第二,对上市的美好梦想依然要做好系统的准备,舆情、风险、市值管理、逾期管理、合规管理,以及风险的预案和管控的措施等等都要请专业的人士一一进行排查和系统设计。对于风险不能够盲目乐观,上市是一件好事,前景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所以中间要有预案,并且要经常的预演。网络平台经常会发生一些小的事故,可能一个黑客就让你今天的平台打不开了,网站域名在年检的时候稍微一疏忽就让你备案通不过等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要加强有关的监管政策变化研究,目前企业是很被动的。怎么样才能够在监管政策不断变化趋严背景下能够有一些参与感和主动性?我觉得一定要保持跟监管部门和有关的研究机构加强沟通联系,了解最新的动向和参与其中进行讨论。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刚才看到吴震秘书长讲到,互联网金融才刚刚开始,目前阶段还只是互联网企业模仿传统金融为主的创新。真正的创新才出现端倪,ICO等等被叫停,这些苗头能不能继续发展下去也是一个风险。当前全球性的一种技术潮流、新技术革命影响金融变革,这是大势所趋。未来新型的技术还会继续影响互联网金融,大家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的上市者主要是两类,一类是P2P,无论是宜人贷、信而富、和信贷、拍拍贷,包括趣店,实际上是互联网金融里边的P2P模式,新的模式目前简普科技是以人工智能做战略。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也会与金融相结合走海外上市的道路,我知道现在谋划做人工智能、智能金融的企业非常多,另外区块链的企业,大家也知道上一波ICO的时候,他们事实上自己做了一个资本市场,封闭式的在虚拟货币市场里边进行运作。因为没有跟国家传统政策接轨,所以导致风险特别大。

以后,无论就中国所有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科技也好都会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创新的科技渗透影响金融势不可当,但是我们的监管政策却总是要慢半拍。如果你想率先冲关去海外上市可能就面临监管政策,这一块怎么样去让别人觉得合规。可能你会用比较传统的方法先包装,过了上市,再把自己增项,这是未来的一种做法。

总之,互联网金融海外上市是目前很多企业避开国内对于互联网金融现在的趋严监管和从严进行整治的一种方法。但是,互联网金融实际上还不只是我们看到的上市这些模式。比如说众筹这些能不能发展起来?能不能通过走海外上市走曲线救国的模式?还有人工智能出来简普科技的模式,比如说现在人工智能服务于基金、证券等等这些领域,可能比服务于借贷领域有更大的审慎空间等等这些。所以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海外上市潮也是刚刚开始,当然也期待境内资本市场能够尽快修改它的规则,让这些创新企业能够符合他们的上市要求,真正让资本市场支持我们的创新创业。

同时我们的创业企业一定要牢绷一根线,即使创新创业的技术存在真空地带或者是夹缝地带,一定要有合规。特别是当前从宽松周期进入从严周期以后,我们的监管政策可能会不断的有新的出台。怎么样在动态合规方面摸索一条自己的道路,从而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这才能够真正实现你登陆交易所,成功实现上市梦想的一条基本保障。

我先分享这么多。谢谢!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