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未来数字货币分歧:区块链技术使货币更加独立还是更加集中?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0-25 21:03:21

摘要:“我觉得对于未来的数字货币有一种分歧,就看怎么定义它。按中国的定义,会更加集中化;而像英国可能要用一些区块链的技术,让货币更加独立。”中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光磊表示。

未来数字货币分歧:区块链技术使货币更加独立还是更加集中?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我觉得对于未来的数字货币有一种分歧,就看怎么定义它。按中国的定义,会更加集中化;而像英国可能要用一些区块链的技术,让货币更加独立。”10月24日,中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光磊在接受《华夏时报》专访时如是说道,他表示:“商业银行也可能要转变经营模式,不再吸收储蓄继而发放贷款,它的资产、负债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在中国由于不需要用到区块链技术,对于货币的管控会更加严厉,但是支付可能会更方便。”

《华夏时报》:随着金融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虚拟货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于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的期待甚至超过金本位制的回归。那么比特币是不是货币?如何看待未来数字货币的发展?

陈光磊:数字货币的支付功能有由三个部分组成:去中心化的清算、分布式的记账、离散的支付。三者合为一体,其实就是它的支付功能。这种支付功能的特点是,不需要通过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等第三方,只要两者之间互相进行贸易,或者说账户一个一个清算,就可以直接完成。基于这种功能,它就变成一种独立货币了。

按照我们正常的思维,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然后有商业机构、个人,就能形成一个清算和支付的体系。但现在数字货币不需要中央银行跟商业银行,完全是个人跟企业之间兑付,这样的兑付的优点在于,如果某些地方没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就可以通过这种简化的方式,不需要再建设商业银行网点,或者中央银行的分行。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它的制造成本太高,需要通过挖矿的方式,把这个货币挖出来,这造成了高额的成本。成本一方面可以保证它的真实性,可另一方面,支付效能比较低,一秒钟大概就几笔。反观Visa卡的清算效率,每秒钟都有几千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它是货币吗?是。它有用吗?确实有用。但是它的实力,对于央行或者商业银行,又构成比较大的威胁。未来如何监控、管控这些账户,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央行一方面希望货币数字化,另外一方面不希望数字货币化。所谓数字货币化,就像比特币,代表着新兴崛起的互联网,代表着在金融科技行业的IT精英。他们就好像历史上的矿主势力,把资源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上,这样国家就没有办法去调控。比特币很可能演变成像黄金一样,被掌握在那些矿主的手上,并不独立。第一个能挖到黄金的人,也是首先发行货币的人,那肯定受益是最大的。对于比特币而言,局部一些人掌握着科技,它的这个经济地位就相应地上升了,而且它也不好监控。

英国人提出了一个发展方向,也是比特币最初的方向,就是把区块链应用起来去发掘。发掘的关键就是记账本,这是一种不需要集中过程的记账方式,中央直接通过区块链进行清算。为此,英国央行就想了一个办法,既运用了区块链的清算方式,也能提高效能,就是中央银行给某些商业银行背书,让他们才有权去发行数字货币,而并非人人都可以去挖矿、挖货币。受指定的商业银行的信用是受到保证的,这样就不需要像个人那么高的授信成本。这是英国央行的做法。

中国其实对这方面也很重视,前段时间央行还成立了一个数字货币研究所,主要是想让货币数字化,取代现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方便追踪人们的消费记录,甚至可以排查洗钱行为。这样货币的管控其实是加强了,不是去中心化,是更加中心化。这和独立货币是两个方向,但我们也要利用区块链这种技术。

《华夏时报》: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累计升值6.5%以上,联系到年初较为浓重的市场贬值预期,这一走势可以说出乎绝大多数市场人士预料。对于这种现象,您认为原因何在?

陈光磊:今年人民币升值有几个影响因素。第一,美国经济基本面其实不太好,包括表现投资情况的资产回报率。美联储非要抢着去加息,主要是想着为未来可能的经济再次下行预留空间。把利率加起来以后,如果经济真在往下走,美联储还可以趁机降息。

比如,当时特朗普还没成为总统,他就提出做基础设施建设。反过来想,如果美国经济真的很好,那就没有必要再搞基建刺激了。因为特朗普参选需要拉很多票,借广泛竞选的名义,就肯定摸过底,对于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他可能比美联储还要更清楚一些。所以他成为总统后,说要刺激基建,把美国的经济重新拉回到3%的增长水平。这也是后来美元指数一直下探的主要原因,即便美联储连续加息;而另一个原因是欧洲经济恢复得比较好而快,美元指数相对就低了,人民币其实也在借这个机会开始增值。

第二,中国存在逆周期因子调节。汇率跌得太狠了,我们通过逆周期让他再涨回去一些;还是说经济不好,逆势回调,从而汇率跌了一些,这当然不太好理解。但是在当前时点观察,包括美联储加息和美国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是有个支撑作用。

第三,中国后来采取了很严格的资本管制。事实上,资本流动已经很受限制,很多的私人美元账户已经全部被没收了,后来导致一个“有价无市”的市场产生。当然这也是为了控制过度资本流出的风险。

《华夏时报》:您如何看待6月份以来A股周期股的这波行情?这是否意味着整个经济周期发生了变化?在这个阶段中如何看待的汇率走向、货币政策走向、未来降准降息的空间?

陈光磊:我们最关注,也在持续跟踪的一个的指标叫CRB指数。这是路透创立的一个指数,里面主要是石油、铜这些大宗商品。它对于中国国内的PPI有领先带动作用,大概领先两到三个月,但不是很稳定。CRB指数跟PPI指数相关性特别高,最早在2015年12月份的时候,这个CRB指数已经见底了,就开始一直往上涨,带动了国内的PPI指数也在往上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可以说供给侧改革,清理过剩产能,导致上期的价格在上涨。但是为什么跟CRB指数也是同步的,难道全球都在搞供给侧改革吗?有可能是因为另外两个因素。一是全球石油限产;二是中国国内的需求,对全球的大宗商品带动作用还是比较强的,在全球市场反而反映得更明显、更快。这是去年的周期,包括钢铁、橡胶期货,就涨得特别多。

值得注意的,确实在这一波清理过剩产能、供给侧改革方面,有些企业的盈利还是改善了,包括现在也加强环保的督查。对于资源、能源这方面的企业,其实它是一个利好,因为不让小企业开工了,不会因为价格一涨,产能就一下子跟上去。这不能说是个短期的政策因素,也没有办法预测这个因素会持续多久。因为从经济整体面来看,PPI上涨并没有带动CPI的上涨,所以总需求是没有上去的,整个经济是没有被这些因素拉动起来的。也就是说,经济总规模有没有提升,就不能从宏观上做这种判断,说经济开始新周期复苏了。它可能就只反映局部的某些行业,它的量也并不能代表总体经济。

站在我的角度来看,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太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主要的关注点是在汇率上面,而不是在利率上面。现在我们经济就是一个L型,汇率和资本流动都得稳定,需要调控的话,就得把它做到底了,不要中间再来一个刺激,把汇率再拉回去,政策上面我觉得是没有这种考虑的。2014年很关注企业融资成本,融资成本太高了,就通过降准、降息压一压。这和现在不太一样,现在我们做环保、去过剩产能、供给侧改革,跟需求没有太大关系。央行加息降息,主要还是在需求面进行调节。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