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超过500亿美元 “一带一路”开启筑梦空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作报告时表示。
回顾过去,“一带一路”已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巨大成果之一。4年来,“一带一路”蓝图由草创到一步步展开、一笔笔绘就,如今已形成全方位、多领域发展的新格局。目前,中国与欧亚12国务实合作,2017年1-8月,中国与欧亚12国贸易额达840亿美元,同比增长40.1%,远高于全国外贸增速。
与此同时,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习近平在报告中表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主席在报告中将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项具体任务,体现了中国更进一步推动全球平衡发展的坚定决心。”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朱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一带一路”这4年
当地时间1月18日,从浙江义乌始发的中欧班列顺利抵达英国伦敦。这趟班列于2017年1月1日从义乌西站启程,全程运行12451公里,预示着中英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方面迈出的新步伐。
统计显示,中欧班列从第1列到第500列,历时4年;从第501列到第1000列,历时7个月;从第1001列到第1500列,历时5个月;从第1501列到第2000列,仅用时3个半月。班列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不仅巩固了中国与沿线地区的经贸关系,也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
2013年9月,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同年10月,他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紧接着,商务部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第一时间,即与欧亚7国(摩尔多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5年,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发表《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在此框架内,中方与欧亚经济联盟及其成员国各方正在商谈《经贸合作协议》。2017年5月,欧亚12国均派高级别代表团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目前,“一带一路”东联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跨越高山深海,正在逐步构建世界上最壮美的经济走廊。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欧盟“容克计划”到英国“英格兰北部经济中心”,也都在积极探索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对接。
谋求共享共赢,是“一带一路”的本质,也是习近平一直强调的理念。
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049亿美元。一批重大项目陆续落地:中老铁路、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卡拉奇高速公路已经开工,中俄、中哈、中缅等油气管道项目的建设或运营都在有序推进。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一带一路”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区域合作发展倡议,其目标宏大、内容丰富,覆盖超过了以往几乎所有的自贸安排。
10月17日,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4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各方携手合作,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一带一路”一定能够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全面开放新格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带一路”发展历程和成绩的见证,给经济危机后低迷不振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中国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习近平在报告中向我们描绘了未来5年中国的对外蓝图。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空间,解决了全球经济不均衡发展的问题,让各个国家都感受到全球化的红利,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朱殷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一带一路”建设4年来,中国企业先后在20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建设了5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超过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中国的态度是响亮的。从十八大召开这5年来,创建自贸区,倡导“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随之而来的是,北京APEC、杭州G20、达沃斯论坛、金砖厦门会晤,更多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习近平强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峰认为,报告中提到有关周边外交、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援助,以及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论述是习近平有关外交的总结与发展。其中心就是中国外交要历史性地实现中国角色、中国贡献与中国利益的三位一体。在加速中国与世界合作进程中壮大自己,在推动世界走进中国的历程中造福世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