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溢科技状告聚利科技索赔1亿或成中国发明专利侵权史上最高赔偿额
来源:中证网
发布时间:2017-09-30 12:05:01
9月28日,备受ETC业界关注的金溢科技诉聚利科技专利侵权案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开庭审理。金溢科技(002869)诉称聚利科技侵犯其“电子自动收费车载单元的太阳能供电电路”专利(以下简称为“涉案专利”),请求法院判令聚利科技停止侵权行为,停止制造、许诺销售、销售侵权产品并销毁已制造侵权产品,赔偿经济损失1亿元,创下中国发明专利史上索赔金额之最,占聚利科技2016年全年净利润近80%。
图为金溢科技被侵权的发明专利电路图
聚利科技主营产品涉嫌专利侵权被诉诸法院
金溢科技(002869)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专用短程通信(DSRC)、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智能交通射频识别与电子支付行业的应用开发、产品创新与推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金溢科技在国内电子不停车收费(ETC)产品中占据35%以上的市场份额,是中国智能交通射频识别与电子支付领域内的领先企业,于今年5月份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金溢科技(002869)首创太阳能电子标签,并于2010年将其中关键技术“电子自动收费车载单元的太阳能供电电路”申请了发明专利,该专利于2012年6月27日获得授权,专利号:201010105622.2。
太阳能电子标签在国内外ETC行业属于首创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成功解决了电子标签的电源问题,并且实现了在ETC行业的普遍应用,引领了ETC行业的技术方向和发展趋势。
近期,金溢科技(002869)发现聚利科技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大规模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涉案专利的电子标签。据此,金溢科技(002869)在2017年7月,以聚利科技侵犯其发明专利为由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并获得受理。
金溢科技(002869)认为,聚利科技的侵权行为,严重损害了金溢科技对涉案专利所享有的合法权益,同时严重影响了金溢科技的太阳能电子标签销售及商业经营,自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金溢科技“涉案专利”被侵权所造成的相关经济损失高达1亿元以上。
据悉,在ETC行业,聚利科技是金溢科技(002869)的竞争对手之一,电子标签均为双方主营产品,为各自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2014-2016年金溢科技实现的产量分别为208.07万套、581.7万套以及573.08万套。同期聚利科技实现的产量分别为124.04万套、420.55万套以及484.68万套。
电压关系构成认定是否侵权的焦点
金溢科技(002869)“涉案专利”保护的技术方案中,核心电路设计思路为:太阳能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高于后备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低于后备电源的电压,这样设计不仅实现了太阳能电源优先于后备电源对储能器件充电,而且能够防止后备电源被太阳能充电支路或储能器件充电,从根本上消除一次性电池因逆充而导致的爆炸等安全隐患。
然而,聚利科技坚持认为其产品的电压关系与涉案专利保护的核心电路设计不同,其电压关系为:太阳能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高于后备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也高于后备电源的电压,不存在侵权的行为。
聚利科技陷入两难,要么承认侵权,要么承认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金溢科技(002869)在庭审时特别指出,如果聚利科技产品的太阳能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高于后备电源的电压,一旦后备充电支路上的二极管被击穿短路,太阳能充电支路将持续对后备电源进行逆充,由于后备电源是一次电池,对其进行充电将存在爆炸的风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聚利科技辩称其产品的后备充电支路上的电阻能够防止上述后备电源爆炸的安全隐患,金溢科技进一步指出,在太阳能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高于后备电源电压的情况下,由于电阻所能起到的作用仅在于减小太阳能充电支路对后备电源的充电电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后备电源逆充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后备电源爆炸的风险。
新的指控一度让聚利科技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聚利科技2016年营业收入为5.73亿元,净利润1.27亿元,其中90%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于电子不停车收费系列产品的收入,如果承认侵权,则面临过亿的索赔金额,占聚利科技2016年全年净利润近80%,赔偿后聚利科技净利润将不足3000万元,也难以达到业内公认的上市“及格线”;如果不承认侵权,则可能面临产品因设计缺陷存在安全隐患而被行业抛弃的风险,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一旦发生该等情况,聚利科技将损失惨重。
据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择期对本案作出宣判。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稳定民企信心
金溢科技(002869)的诉讼要求得到了社会广泛支持。在重大诉讼公告发布后,备受媒体及广大投资者关注。
案件开庭,若原告的诉讼请求获判,此案1亿元赔偿将成为中国发明专利侵权史上最高赔偿额,具有标杆性意义。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是靠技术创新型公司在推动的,如果他们的知识产权都不被保护,那么他们的创新源动力将受到极大的打击,进而直接影响整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是中央首次发专门文件聚焦企业家精神,要求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等一系列支持和鼓励企业家创业创新的意见。
国家将创业和创新作为企业家最重要的精神,已经不是战略层面,是进入指导和鼓励实施层面了。一个国家若在抄袭中生存根基是不稳的,企业更是如此,上市公司更要为广大投资者负责。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