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成“蓝海” 南京银行绿色金融年增速超40%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9-29 10:13:53
华夏时报记者 王俊仙 镇江报道
在注重环境保护和加快转型升级的的大趋势下,“绿色金融”俨然成为“蓝海”,是银行争相布局、创新转型的新发力点。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绿色金融部并经营绿色金融的银行业机构之一,南京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表内贷款余额从2015年约90亿元增长至2017年6月底的180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40%。
近日,“2017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在镇江举行,南京银行则以“鑫动绿色”综合服务方案参会。据悉,“鑫动绿色”通过为企业打造全新的绿色金融四大产品体系(包括了绿色项目贷款、合同能源管理、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融资租赁等特色产品),为客户提供包括不限于贷款、债券发行、融资租赁、基金等涵盖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绿色金融服务。
创新“碳金融”服务模式
据了解,“2017国际低碳(镇江)大会”以“技术创新,共享低碳”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低碳新经济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发展,助力能源和产业转型升级。该大会邀请了200多家有国际代表性的企业参展,而南京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代表。
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关注到国内碳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所以一直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碳配额试点企业、碳资产管理公司、碳交易所等碳市场参与机构进行联系,创新特色产品,推动碳金融业务在我行的落地。”
据介绍,在创新碳金融服务模式方面,南京银行打造了南京银行碳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包括结算、咨询、信贷和投行等种类,涵盖了包括碳资产开发阶段、核查阶段、形成阶段和交易阶段在内的全生命周期,为控排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碳金融服务。
此外,南京银行通过与碳资产核证机构、碳交易所和碳资产管理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了碳资产开发、形成和交易全流程业务的顺利开展,共同为企业碳资产的交易及增值提供优质的服务。
记者在会场看到,多位与会企业对南京银行的碳金融服务表示有浓厚的兴趣,并在会后与南京银行进行了进一步咨询和沟通。
省内率先发行50亿绿色金融债
南京银行是最早一批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机会的银行之一。
据悉,早在2014年,南京银行就成立了绿色金融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2015年,南京银行设立绿色金融部,设置专职的部门和团队,并将绿色金融相关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中;2016年,南京银行制定了绿色金融政策,确立绿色金融发展的短期与中长期目标,明确全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2016年,南京银行为我们提供资金用于南京城东、仙林两个污水处理厂PPP项目建设,他们为我们制定了运用项目污水处理服务收益权进行质押的担保方式,满足了我们项目的运营资金需求。”南京市污水处理厂PPP项目负责人介绍称,“这也是我们南京市污水处理PPP项目唯一合作银行。最终我们的融资成本下浮了12%。”
资料显示,南京市污水处理PPP项目是江苏省首批PPP试点项目,也是国家财政部公布的全国首批30个PPP示范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南京城东和仙林两个污水处理项目组成。
据记者了解,南京市污水处理PPP项目的污水处理规模占南京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总规模的18%,每年削减排入水体污染物化学需氧量2.9万吨、生化需氧量1.7万吨、氨氮0.23万吨等,大幅削减区域废水污染排放总量,较大程度改善了经营范围内的水体质量。
据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7年6月,南京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表内贷款余额从约90亿元增长至180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40%。
在2017年4月,南京银行还完成了50亿绿色金融债的发行,这大大增加了其服务绿色项目的实力。
“我行发行的50亿元绿色金融债,是目前江苏省内最大规模的绿色金融债,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绿色金融项目,目前已投放项目贷款完成了对《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大类的全覆盖。”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行计划在此基础上,今年内完成大部分绿色金融债募集资金的投放。”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