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售管理办法》7月升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7-06 17:09:0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孙斌 北京报道
7月1日起,商务部发布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曾对汽车流通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的旧《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同时退出历史舞台。
《品牌管理办法》自2005年4月1日起运行12年来,汽车主机厂依赖《品牌管理办法》一举树立了流通领域的强势地位,伴随《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出台,既有的游戏规则能否被逐步改写,汽车流通行业会否重新洗牌,布局待解。
监管部门的竞争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实施一周,市场面与行业协会层面看起来都达成了一致的默契——船照开、舞照跳,积极肯定新《办法》的出台意义,但汽车流通行业既有的格局却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7月份的第1个工作日,奥迪经销商联会会长宋立恭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中印边境紧张局势的时政新闻,配了一句文字:减少内耗加油干!而恰恰是在半年前,奥迪经销商组成了声势浩大的讨伐阵营一致将矛头指向了如日中天的奥迪德方、中方销售公司。5个月后,奥迪公司、一汽集团、奥迪经销商联会就一纸“三亚声明”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宣告了在《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出台前,由国内经销商自发组织的“维新运动”戛然而止。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出台前,弱势的经销商团体至多只能靠微利甩卖,不提车来“兵谏”主机厂和销售公司,但即使在这新《办法》出台后,对相关当事方的处罚则最高不超过3万元人民币,相比较此前由国家发改委主导的《反垄断法》,则可以处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1%-10%,二者相比之下,依然是天壤之别。长期以来,面对汽车行业,监管部门存在竞争已是行业内一个公开话题。
国家发改委,传统意义上是汽车产业市场准入的主管机关,商务部则是汽车流通的主管机关。但是,通过《反垄断法》的执法,国家发改委对于汽车流通领域的价格垄断行为却也进行了执法。此前,国家发改委通过反垄断执法,获得了民众的好评,也给商务部带来了一定压力,使其不得不将对于《品牌管理办法》的修改尽快提上日程。实际上,《品牌管理办法》并不是今天才坍塌的。从2014年起,国家工商总局不再协助商务部来进行汽车销售企业的备案,就已露端倪。
反垄断法执法是中央事权,可以授权到省级。而其他的法律、法规,一般执法的事权是在县级。所以对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来说,可能面临来自于全国不同地区执法机关的执法,《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出台之后,汽车主机厂与经销商,以及零配件企业的关系变得愈发微妙,对于主机厂而言,行业风险加大,怎样操作合规,而且又要满足汽车营销部门、市场部门的合理的诉求,这在未来都将是汽车主机厂面对的挑战。
卖场、电商和平行进口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公布后,其中允许授权销售和非授权销售两种模式并行;从单品牌销售到多品牌销售;销售和售后服务功能的拆分的表述为市场中致力于汽车超市、卖场、电商和平行进口业务的商人们打开了一扇天窗,称其为“打鸡血”都不为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副主任回玉梅认为,《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实施后,销售汽车将无须再取得厂商品牌授权,长此以往,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应该也会出现一些变化。请注意,回主任用的“应该会”,而不是“正在”或是“目前”的字样。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明确表示,新政对保护经销商的利益会起到一些效果,但不大。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以4S店为主导的汽车销售和服务模式仍是主流。
一位在京的经销商认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买车,首先会在同一级别、不同品牌间选车,然后会在同一品牌、不同销售店间比价……即使有一间线上或线下的实体“超市”,也不过是将车摆在一起,而服务体验或许还不如各家授权店。对于经销商集团,即使有《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鼓励,但投资必须考虑收益,谁又会去舍本逐末?
而一位从事海淘业务多年的汽车创业者也表示,“平行进口”的线上、线下渠道确实便宜,但即使经营了5年多,当下最大的问题依旧是如何平衡好售后服务与企业运营成本的难题,他给记者提了个很好的问题:“如果4S的获客成本比我线上的还要低,凭什么我还能继续干下去?”而现实状况恰恰是,当下汽车电商的平均获客成本远高于传统行业,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汽车后市场创业为什么反向从4S/汽车维修店拉客的原因所在。
当下,进、销、存的一条龙已经在汽车市场为4S体系构筑起一条高高的围墙,难以打破,而传统汽车维修业各自为政,年均毛利仅为30万-40万,所有汽车行业从业者面对的是进退两难的生存局面。
“大店如果不和保险、精品挂钩,小店如果不和车贷、二手车业务关联,几乎开店就是给银行和租门面的打工!”记者接触的多位一线经销商和维修店主都有同感,而善于捕捉风向的部分风险投资商认为,《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出台,与其说是在为传统行业找出路、立规矩,不如说是为新能源汽车可能带来的销售,维修模式变革开口子,“谁说电车以后一定要在4S店里卖、店里养?”但当下的问题是,《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只是办法,管理者从未指出过汽车行业从业者新的商业闭环路在何方。
责任编辑:于建平 主编:赵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