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欢迎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 南锣鼓巷的吹糖人
韩紫雅
周末的南锣鼓巷,被世界各地前来游玩的旅客挤得水泄不通。一条条交错的胡同小巷间,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里,别致的酒吧、咖啡馆、设计感浓厚的艺术工作室以及让人垂涎的特色小吃店,琳琅满目。徜徉于这片极具北京“原生态”气息的古老街巷中,你不仅能感受到740多年历史的波澜壮阔,还能亲眼见到那流传了600多年的老北京传统手工艺的……
巧遇吹糖人
“来来来,孩子,你属什么的,爷爷让你自己吹一个糖人,好不好!”
“可是我不会……”
“不会没关系,我可以教你!”
说罢,吹糖人从土锅里揪下一团糖胶,快速揉成一小圆球儿,用食指沾上些许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迅速地拉出到一根细糖管,递给小孩,一边耐心地教着小孩吹气,一边用手快速而又灵活地捏出形状来。
“吹,慢慢吹,诶!吹得真好,慢一点,你看这只小猪,多好,发财猪……”
“我姓潘,叫’潘糖人’!”
一个糖人一个故事。“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一会儿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白兔,一会儿又是老母猪……一块糖稀他捏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生灵。”语文教材上的描写还记忆犹新,小时候逛庙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只不过这些老北京手工艺好像逐渐地淡出了我的生活,在此重逢,像一颗小石子投进心湖,溅起一圈圈记忆的涟漪。
年过五旬的潘师傅是河南人,如今和妻子在这南锣鼓巷租个小摊位,靠吹糖人为生,妻子负责写“小红单”给客人到前台买单,而潘师傅则负责吹糖人。谈及接触这门手艺的始末,潘师傅笑道:“小时候,好奇、贪吃,看老父亲在糊弄这玩意,就在旁边看着,看着看着动动手也就会了。”听到潘师傅这样说,旁边好奇的小观众跃跃欲试,“100多度呢!师傅的手管摸,你能摸一下吗?一摸管烫出水泡呀孩子。”,面对这一百多度的糖胶温度,潘师傅直言刚开始练习时,差点把手给烫坏了,只因那时还小,不记事,过两天又继续“玩”糖人,慢慢也就习惯了。
“吹这个糖人呐,可有讲究了,要经常吹经常练,手要和这个嘴的吹气相配合,心气合一,配合不好就吹不好。而且一定得快!在手掌闪转腾挪,这个地方热了,换一个地方,腾一个地方,用一个地方再做,同一个地方受热,肯定受不了。”潘师傅如数家珍地拿出他的糖人做详细讲解,既像极了生怕学生听不懂课的老先生,又仿佛是武侠小说传授武功的武林侠士,逗得围观的旅客呵呵大笑。
“一天能卖两三百个!”
作为一种老北京传统手工艺,它的传承方式也比较传统,一般是以家庭或村落为单位,传男不传女。在南锣鼓巷零星散落的几家吹糖人摊位上,都是些五六十岁的爷爷在操持着,而刘阿姨却是个例外。
刘阿姨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南锣鼓巷摆摊已经有十多年了。过去,南锣鼓巷还没有正式规划为景点时,她就肩挑扁担,走街串巷,叫卖着糖人。“那时候老麻烦了,怕糖稀结块,还得随身带着个小炭炉,烧着炭加热,哪像现在什么都用电呐!”说起过去,刘阿姨百般感触,或许过去在南锣鼓巷挑扁担叫卖糖人的时候,是她最美好的光景。
“现在生意还可以,碰上像五一这类的节假日,一天可以卖上两三百个!”站在刘阿姨摊位一侧,短短的一刻钟,就有三五小孩拉着家长的手要跟刘阿姨学吹糖人,而刘阿姨总会耐心地指导着孩子吹气,然后快速地捏出小孩所要的小动物来,两人“合作”完,刘阿姨总不忘夸一夸孩子吹得好,捏出的小动物可爱,哄得孩子们满心欢喜。
“受欢迎的东西是消失不掉的!”
对于传统手工艺,无论是剪纸、年画、泥玩还是吹糖人,传承和发展都是大问题。
“能在这干就在这一直干下去!”作为河南人,潘师傅夫妻俩并不打算回老家发展,他们认为,吹糖人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只有在旅游区,人多的地方,才有看头,老家学这门手艺的人多了,也都司空见惯了,不如在北京生意好。另外,北京发达的经济状况和高昂的消费水平,给予了他们巨大商机。“你看嘛,像这样一个糖人,可能在我们老家只能买两三块钱,但在这,可以买到三十块。”潘师傅笑道。
尽管靠卖糖人能维持一家几口的基本生活,但对于让孩子跟自己学习这门手艺时,潘师傅和刘阿姨都摇了摇头。“现在的孩子哪愿意学这个,太辛苦了。”“孩子他会,但他不做这个,他有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手艺,到了孩子这辈就戛然而止,潘师傅和刘阿姨除了惋惜与无奈,更多的也只能接受现实了。
而同样作为一个老北京,黄师傅对于吹糖人的传承和发展,却和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受欢迎的东西是消失不掉的!现在的小孩子都喜欢,没见过,稀奇,都想买一个试试看。”和潘师傅、刘阿姨一样,黄师傅也是一个吹糖人,不一样的是他儿子、儿媳妇都从他身上继承了吹糖人这门手艺,而且现在都以这门手艺为生。“我儿子在前门大街有好几个摊位,大栅栏、恭王府……你看!照片上给邓紫棋吹糖人的就是我儿子。”说起儿子吹糖人的光荣事迹,黄师傅脸上洋溢着自豪,老人家还把孩子和邓紫棋的合影贴在了摊位前面打广告宣传。
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吹糖人儿不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瑰宝,而且还承载着许多人美好的童年回忆。在这个新兴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吹糖人儿还是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时常接触电子产品的新时代小孩子喜欢它,过去已经长大了的“小孩子”怀念它,它所承载着的人情味、历史感是其他新兴事物所无法替代的,正如黄师傅所说,“受欢迎的东西是消失不掉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