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股市下跌原因找错了,不是银行降杠杆

作者:凯恩斯

来源: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7-05-02 12:26:16

摘要:四月底,股市出现了持续的下跌,有人说,主要原因就是银行降杠杆,清理外委理财业务。其实市场的担心是错的,因为银行的外委资金本来在股市就没有多少,不足5000亿,而且不是集中卖出,而是外委的合同到期不续期。

凯恩斯:股市下跌原因找错了,不是银行降杠杆

四月底,股市出现了持续的下跌,有人说,主要原因就是银行降杠杆,清理外委理财业务。其实市场的担心是错的,因为银行的外委资金本来在股市就没有多少,不足5000亿,而且不是集中卖出,而是外委的合同到期不续期,而且新的银行外委业务还在开展,并未全部叫停,只不过降低了杠杆的比例。所以银行外委资金不至于导致股市持续下跌。另外,银行降杠杆方面,主要方向也不是外委资金,而是清查比外委资金规模更大的影子银行。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有多大,国外和国内的数据差距很大,有说20万亿,有说70万亿,这些数据里面必然是有一些水分,但是有一点是共识,那就是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有增加。

影子银行顾名思义就是游离在监管之外的银行信贷,看得见摸不着,银行贷款有限制,比如额度限制,比如资本充足率限制,而贷款需求又如此之大,所以就有人动脑筋绕过这些限制,让贷款额度放大,来获得更多收入。于是非银金融机构比如资管计划,比如信托等,就开始为那些贷不到款的企业设计金融产品,打包成SPV,然后银行就向客户兜售这些产品,实质上仍然是银行的存贷业务,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变为理财产品、信托产品,银行成为中间商,这样就不占用银行的信贷额度。

这些钱最终的流向,从目前来看有以前的政府融资平台,有PPP项目贷款,有房地产开发商,还有一些因为产能过剩或者政策限制得不到贷款的企业,也有民间借贷公司。在08年美国遭遇金融危机,其中罪魁祸首次级贷就是这一类的产品,所以影子银行对于流动性的变化十分敏感,而且一旦发生问题,容易出现连锁反应。而其规模由于很多在表外,基本上看不见,或者即使在表内,通过各种复杂的设计,也无法准确的体现,所以具体的规模无法被准确测量。

影子银行是否万恶?我们先否定这一点,比如中国,国有企业得到贷款的能力比较强,而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或者资金利率很高,这样就有了巨大的资金需求,而另一方面银行存款的收益又很低,当借贷供需出现不平衡,自然有市场力量来促进平衡,所以影子银行监管的目的不是消灭影子银行,而是纳入监管,比如有些理财产品前端收益10%,而后端却去购买劣后级的产品,这样风险就会很大,而优先级的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在5%左右,风险就比较可控。那么那些买有毒资产的产品就要被监管,或者告知投资人风险,或者禁止。

银监会重拳监管,目标就是影子银行,这一点当然要支持,风险要提前遏制,当然这对于市场流动性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处理必须赶早,欧美市场一片欢腾,世界范围内短期来看没有什么大的风险,释放风险正当时。

但是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到整个市场出现大量影子银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供需和利率差,打破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目的就是让资金持有者意识到收益和风险是正相关的,而另一方面让民营中小企业和国有大企业之间能够公平的获得贷款也是非常重要。

对于股市,由于股市之前的场外配资也基本上查的差不多了,所以流动性的影响更多的属于波及,而并不存在系统性风险,而这一次波及造成了比较大的下跌的原因还是A股本身的问题,比如只进不出的股票,比如一些监管“误伤”导致了流动性本身就出于临界状态。

有人说大金融板块在监管加强之后会崛起,有一定道理,为什么银行的市盈率这么低,原因就是除了看得见的坏账之外,影子银行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的担忧项目。但是对大金融板块过早的下结论又是没有意义的,监管才刚开始,我们要看到结果再下结论。

(主编 张学光)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