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错失吉利 宝腾真的很难再有机会翻身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4-01 11:27:22
这不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
就像一个任性而善变的孩子,已经34岁的宝腾,在3月末“气”跑了能够自己带来甜蜜糖果的中国企业——吉利汽车。
虽然吉利与宝腾的渊源可追溯至十多年前;虽然这一次吉利与宝腾的距离仅为一张纸的厚度,但无论是李书福还是安聪慧,都已经对宝腾失去了耐心。在这次竞购宝腾的两家车企中,除了吉利,另一家是PSA。不过,PSA刚刚已22亿欧元从通用手中买下了欧宝,是否仍有胃口吃下宝腾,这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退一步,即便PSA依然对宝腾情有独钟,但这一定是宝腾最好的选择吗?
大事:非卖不可
对现阶段的宝腾来说,最大的大事就是:既然非卖不可,就必须给自己找个好去处。
诞生于1983年的宝腾曾经辉煌一时,在上世纪90年代一度达到73%的马来西亚当地市场份额,产品销往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但随着东盟自贸区的规定,市场竞争加剧,宝腾在大马的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三分之二下跌至2004年的45%。再往后,受制于产品品质下降及莲花亏损拖累,让宝腾遭受严重打击,直至2012年初DRM-HICOM集团接手。这期间,宝腾也曾多次“自救”,分别与大众、本田等进行过接触,但都无疾而终。
宝腾财报显示,其2016财年销量只有72290辆,比2015年同期下降30%,仅占马来西亚市场份额的14%。宝腾的困境直接导致了其母公司DRM-HICOM集团在上个财务年度亏损8.7亿林吉特(约合1.95亿美元)。
不得已,宝腾只能寻求政府援助,但马来政府开出的条件是:“在一年内找到一个外国战略合作伙伴来帮助宝腾做研发,从而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商”。
宝腾也曾经有过追求
大势:“气候”适宜
今年恰逢东盟成立50周年,而中国的“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将为东盟带来切实益处。这意味着中国同东盟的关系将更为稳定。与此同时,有可能对中国与东盟关系造成影响的南海问题,也将随着特朗普外交、军事政策的改变而日益变得不再突出。3月30日,《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文件初步成型,中国及东盟10国各方均表示满意。这意味着,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将更为顺畅,前景也更为广阔。
至于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双边关系,则在2013年由战略合作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经贸领域,从2009年开始,中国连续7年是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也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15年双边贸易总额达970亿美元。根据中马两国政府协议,2017年要把双边贸易额推至1600亿美元。
任何商业活动(尤其是跨国并购)都无法摆脱政治、外交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在中国与东盟、中国与大马的“大势”层面,为中国企业收购宝腾提供了适宜的“气候”环境。
宝腾总部外景,吉利与这里擦肩而过
大市:全球第一大市场做“背书”
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双双突破2800万辆,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2016年,东盟新车销售316万辆,同比增长3%,仅为中国市场销量的11%。其中,印尼新车销售106万辆,连续3年成为东盟第一大汽车市场;泰国和马来西亚分别以80万辆和66.7万辆位居第二、第三。
虽然体量不大,但整个东盟汽车市场的竞争同样日趋激烈,这也日益挤压了宝腾在整个东盟市场的生存空间。反观中国市场,虽然竞争更为激烈,但中国市场汽车消费结构极不平衡,一二线城市与三四五线城市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便决定了即便是新生品牌,面对差异化显著的中国汽车市场同样不乏生存、发展的空间。
因而,有中国这一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做“背书”,由中国企业接盘的宝腾,在中国市场并非没有机会。换言之,也只有中国市场可以接纳宝腾。一个例子是:考虑到青年的品牌运作及生产销售能力,在2008年到2014年间卖了6万辆的青年莲花业绩还算过得去。
中国市场是宝腾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
大师:“太极高手”李书福
跨国并购,最重要的不是钱,而是收购后的融合能力,这一点,在中国汽车圈,的确没有人能比得上“舒服哥”。
不经意间,吉利并购沃尔沃已过去近7年。这期间,无论是沃尔沃还是吉利,各自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公司治理层面,沃尔沃于2013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去年,其利润和收入均呈两位数增长(2016年营业利润上涨66%,达到110亿克朗,约合12.4亿美元;收入增加10%,达到1807亿克朗,约204亿美元)。沃尔沃的“止血”,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吉利。吉利财报显示:其2016年净利51.7亿元 同比增长125.9%。
在产品研发层面,随着CMA平台的构建,基于这一平台的沃尔沃全新40系列及吉利全新品牌LYNK & CO都将在今年实现量产。同时,源自沃尔沃的各项技术也已成功移植到吉利现有车型。这一切,都是“融合”的产物。回想并购当初,舒服哥面对沃尔沃工会一句“I love you”的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功夫功不可没。
舒服哥的“融合技”还体现在对澳大利亚DSI和对英国锰铜出租车的收购上,特别是后者,已成为中英间商贸交流的典范。
在马方开出的三个并购原则中,一要战略互补:双方共同开拓东南亚和全球市场;二要运营互补:双方产品、架构等优势互补;三要文化互补:实现理念上的相互融合。实际上,对宝腾而言,现在亟需的不是钱,而是即刻的改革和解决方案。这一点,非“太极高手”李书福不可。
宝腾首款产品Saga于1985年投放市场
编辑:于建平 责任编辑:寇建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