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过于宽松的货币信贷只会害了企业

作者: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3-31 17:03:24

摘要:周小川最近表态,货币政策宽松期已到尾声,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逐渐收紧,这对于那些流动性管理差,杠杆过高,盲目扩张,经营不好的企业将是一大考验。从实质上讲,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企业不是好事。

过于宽松的货币信贷只会害了企业

冉学东

辉山乳业的债务危机还正在处理,山东邹平几家大型民营企业互保链危机就开始传的沸沸扬扬,没有一点新鲜,都是表现为资金链断裂,这些企业的债务动辄都是超百亿,债权银行深陷其中,许多信贷资金可能成为坏账。

邹平的这些企业之间采取的措施都是联保互保,截至2017年3月29日,西王集团对齐星集团及下属子公司提供担保余额达到29.073亿元。

齐星集团是一家以铝产品深加工为主业,并涉及铁塔、新材料、新能源、金融、地产等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最近几年铝加工产能过剩,需求萎缩,这可能是齐星集团陷入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跟辉山一样还是扩张过猛,横跨多个领域,投入过大,形成资产没有形成正的现金流或者不足,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续贷,等银行都不耐烦的时候,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

最近几年铝加工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前几年经济高涨时期,只要上项目,很快就能回本、赚钱。电解铝产能和下游的铝加工产能,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在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山东邹平的几家民企都涉足这个产业。有数据显示中国的电解铝产能和铝加工产能都已超过全世界的一半。据高盛测算,以现金成本计算,中国约有50%铝产能处在亏损状态,相当于全球总供应的25%左右。

“铝加工项目同质化的大手笔投资,是造成中国铝加工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业内人士这样说,而由此带来的则是残酷的市场竞争,价格战打得非常惨烈,从而导致铝加工行业整体进入微利或者亏损。

同质化的大手笔投资为什么能够一波接着一波,把铝加工行业推向极度过剩,到目前出现这种企业资金链危机?我们知道企业投资必须有钱,这些钱就是极为方便的银行信贷,利率极低的银行信贷让他们预期投资项目能够在未来赚到钱。

因此,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银行信贷,是这些企业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2009年的四万亿刺激和史无前例的信贷增长,鼓励了这种重复投资。最近几年,经济下行,央行为了稳定经济,不得不实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一直压得很低,银行信贷扩张凶猛,各种影子银行兴起,杠杆用的极高。

长期持续的宽松的货币和信贷,让企业容易得到资金,并给他们一个误导,似乎钱很好赚,也很好借,只要借到钱,就能赚到钱,于是开始跨界扩张,构筑所谓的产业链闭环,在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过度投资。当这些产业开始亏损,他们也更加借债,用新债还旧债,更由于亏损,新债比旧债多,这样就进入恶性循环。

银行业的风险控制是最核心的原因,从目前的案例看,银行对于产业的判断对于企业经营的判断,基本形同虚设,只要每年给我利息,不考虑未来能否收回本金。一旦陷入债务危机,马上就是银行的危机,因为企业资金链断裂,贷款就很快变成坏账,如果是过剩产能,债务重组后要盈利非常难。

中国的债务危机第一波应该是从温州的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开始,然后是鄂尔多斯的资金链断裂,最后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民营企业发达地区的联保互保危机,这一波危机大概延续了两年,最终结果是民营小企业的大量倒闭。其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后,对于中国低水平的制造业需求萎缩,出口下降,企业转型困难,最终只有关门。

而这一次从乐视到辉山,再到齐星集团等山东大型民营企业,产生危机的原因是产能过剩,或者盲目扩张,而最近几个月公开市场利率上行,货币有所收紧,但只是很轻微的收紧,就已经出现了这些大型民营企业的危机。

周小川最近表态,货币政策宽松期已到尾声,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逐渐收紧,这对于那些流动性管理差,杠杆过高,盲目扩张,经营不好的企业将是一大考验。从实质上讲,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企业不是好事。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