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空推“电子产品新禁令”引争议 哪些航企波及最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近年来,民航业在安全防范措施上愈加严格,不断对安全规范做出调整。不过,这样的规则变化背后引发的争议同样也给航空业的全球竞争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
美国政府于北京时间3月21日下午确认,从包括中东和北非在内的八个国家共十个机场直飞美国的航班在安全措施方面进一步升级。
新的安保规则将于3月25日正式生效。涉及到的国家包括是约旦、埃及、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摩洛哥和卡塔尔。而机场则包括安曼、开罗、科威特城、多哈、迪拜、伊斯坦布尔、阿布扎比、卡萨布兰卡、利亚德和吉达。
一共有九家提供这些地区直飞美国航班的航空公司受到新安全规定的影响。
这些国家和机场直飞美国的航班将禁止乘客随身携带大型电子设备登机,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照相机、电子阅读器、随身DVD播放器、便携打印机、扫描仪以及电子游戏机。这些物品被要求必须放置在托运行李中。但手机和医疗设备不在禁止范围。
这一消息此前首先由约旦皇家航空于3月20日通过社交媒体Twitter发表的一则声明曝出,虽然约旦皇家航空随后删除了这条Tweet,但围绕新的安保规则相关的猜测和消息开始通过传统媒体及社交媒体大量出现,直至美国政府最终确认此事。
但按照这一新规定,很可能出现部分锂电池被放在货仓托运的情况,与现行的航空运输规则相冲突。
FAA最近发布的一份清单显示,自1991年以来在空中和机场的货物或随身携带行李中发生了138起烟雾,火灾,极热或爆炸事件。
锂电池在航空运输过程中的自燃曾经引发多起重大航空安全事件,其中就包括两架747货机坠毁的事故,此前国际民航组织早已经建议全球范围内的监管机构全面禁止在飞机货仓运输任何锂电池。
根据新安全规定的细则,这一禁令仅适用于飞往美国的航班,对飞离的航班不适用。所有涉及到的航空公司最晚将在本周五前开始实施这一新规,但航空公司的机组并不受到这个规则的限制。
这一新规则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受到影响的航班超过五十个,其中包括近年来通过中转枢纽战略在全球航空市场攻城略地的中东地区三大航空公司从迪拜、多哈和阿布扎比直飞美国的全部航班。
而正在建设设计容量全球最大机场的伊斯坦布尔机场和基地公司土耳其航空同样受到影响,土耳其航空利用亚欧大陆交汇处的便利位置开展中转业务,目前是全球可以通达国家最多的航空公司。
英国政府也紧随美国之后出台了相似的禁令,但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并没有将卡塔尔、阿联酋、摩洛哥以及科威特列入到这一监管名单中。
英国与包括阿联酋在内的一些中东国家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经贸往来,同样也有大量的商业航班联系。最为典型的是阿联酋航空每天仅仅在伦敦希斯罗机场就有多达六班由A380直飞的航班。
英国的禁令将影响到五家英国本土航空公司和八家外国航空公司在飞往英国航线上的运营。
因为没有美国的航空公司与新规定中所涉及的目的地机场有直航服务,所以这个规定并没有影响到美国本土的航空公司运营。
针对商业航班的恐怖袭击一直是民航业最大的威胁之一。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任何商业航班只要发现疑似或者接到关于有可能会遭受恐怖袭击的线索时,都会暂时停止运营,即使在飞行过程当中也会就近备降。尽管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但航空公司一直以来都遵从这一规则,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恐怖袭击的发生。
美国《航空周刊》发表评论称,这项新规如果针对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航空公司实施,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潜在的歧视政策,而且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电子产品托运会被认为比随身携带更安全。
但同时有多位航空业人士公开表示,这一规定与美国三大航空公司与中东三大航空公司之间再度燃起的争端似乎存在某种关联。
美国三大航空公司与中东地区航空公司的矛盾由来已久,此前还引发了对中东航企是否接受政府巨额补贴而带来不公平竞争的调查。美国三大航一直在游说政府希望修改此前与中东地区签订的一些天空开放政策,以限制这些中东航空公司通过中转业务争夺美国公司在亚洲等地的客流。
同样,美国的航企也担心这些中东航空公司利用第五航权的规则进入跨大西洋和跨太平洋航线的竞争,而这些地区是美国航企海外市场最为重要的利润来源。
争端在最近重新扩大的趋势,美国三大航的负责人近期先后在不同场合表示出希望美国政府出台政策限制中东航企在美国扩张的势头,并一再强调这种竞争并非是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展开的。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