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入缅交通线 北汽瑞丽国际化启程
2017年3月11日,一场由云南北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与缅甸曼德勒奥灯丹汽车销售公司首批1000辆运输半挂车签约仪式在中缅边境小城瑞丽展开。半个小时的仪式,没有鲜花,没有镁光灯,简朴而高效。
对年产销2000多万辆的中国汽车市场而言,1000辆半挂车着实不值得大书特书,云南北汽专用车也的确没什么存在感,甚至都不如曼德勒更有名,至少在这里中国远征军曾与试图破坏滇缅公路的日军一战。
云南北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不过是北汽瑞丽公司多种经营,根据缅甸市场和西南五省实际需求所做的一个小小尝试。据介绍,2017年计划生产运输半挂车800辆,其他改装车100辆,预计可实现工业产值约8000万元人民币。
1000辆半挂车的出口,牛刀小试,这让北汽瑞丽董事长,同时也让北汽国际的总裁董海洋颇感欣慰,但北汽国际真正海外拓展却由此展开。
推进国际化战略
2013年3月时任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董海洋临危受命,6月22日负责组建成立北汽国际有限公司,负责北汽集团的整个海外业务。随后,在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推动下,12月北汽瑞丽成立,目标瞄准缅甸市场,推动北汽出口业务辐射南亚和东南亚市场。这一战略布局恰恰暗合当年刚刚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际上,按照北汽集团 “十三五”实现“四大战略”的目标,即新能源和自主品牌双品牌、国际化和智能化的规划,董海洋所担纲的北汽国际将是北汽集团四轮驱动重要的一环。
随后不到4年时间,北汽国际迅速开拓了北汽南非基地、北汽墨西哥基地、北汽伊朗基地和北汽瑞丽基地。北汽瑞丽基地则是北汽国际除了开拓缅甸,辐射南亚、东南亚海外市场外也是唯一承担国内西南五省的产销基地。
按照北汽集团云南产业基地的规划,云南北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只是北汽瑞丽主辅结合“一体四翼”的战略方针的一部分,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瑞丽主机厂为主,芒市专用车、昆明销售公司、昆明新能源业务为辅的产业布局。
北汽瑞丽的桥头堡
据董海洋介绍,北汽瑞丽才是整个项目的主体。作为云南省重大建设项目的北汽集团云南产业基地瑞丽项目,项目规划总产能15万辆,总投资36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亿元,二期投资20亿元,零部件及物流项目投资6亿元。一期项目规划产能5万辆,将以MPV、越野车、皮卡和改装车型系列产品为主。预计项目一、二期全部投产后,整车销售、零部件及物流收入将达到120亿元,可带动当地零部件、服务贸易等上下游产业产值预计200亿元左右,每年可为地方财政增加6亿元税收,可直接解决2000-3000人就业。
北汽瑞丽项目最终落户德宏州,获得了云南省和德宏州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一项目重新塑造了云南省几乎没有汽车工业的历史。
产业基地按照智能化、信息化、节能环保标准进行建设,工厂设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生产车间和配套设施,形成了完整的汽车整车制造工艺流程。其中焊装和涂装车间的机器人中自主品牌使用率超过60%,还获得“云南省智能化示范生产线”,投产后具备年产15万白车身能力。其中以机器人上件等自动化设备为主的焊装智能化示范生产线,在2016年增强制造业核心专项项目中,以终审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国家级专项补助4197万元,同时也是云南省工业化进程中最大的单项补助。
国际化的艰难步伐
北汽瑞丽基地自创立之初就创造了多个之最,即:全国汽车产业基地中距离边境线最近的一个基地;北汽集团国内项目中距离北京最远的一个基地;最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最具少数民族特点的一个基地。但所有的之最其实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瑞丽虽然风景优美,距离边境线之近,甚至有一寨两国,一荡(秋千)两国的景点,但缅甸时而动荡的局面,不免会累及两国的边贸甚至基地财产和人身安全。北汽国际副总裁,同时兼任北汽瑞丽总经理的陈磊甚至讲述了在建厂之初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期间,缅方交战的炮弹清晰可见,甚至会落入我方境内;距离北京乃至其他一二线城市的远距离导致整个物流成本的上升;最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则意味着招不到合适的生产经营人才,甚至由于民风民俗的原因,企业征地拆迁过程中,受到不明群众的跟踪甚至聚众持刀威胁。
动荡的边境局面,边远而高昂的物流成本,难以获得的生产经营人才,北汽瑞丽一一化解,如今北汽云南基地瑞丽项目已然成形,其生产的道达皮卡,MPV以适合东南亚多雨潮湿,道路泥泞的现状,维修保养方便的特点开始拓展到缅甸。
编辑:于建平 责任编辑:赵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