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国际被责令改正虚假业绩 “烂尾”霍邱铁矿或现原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超 安徽报道
或许在吉林省证监局的责令改正措施行政手段之下,中钢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钢国际”,000928)于2011年介入、但已经停摆数年甚至被认为将要“烂尾”的霍邱铁矿,真实业绩将会暴露在公众面前。
3月7日傍晚,中钢国际公告称,吉林证监局责令公司对霍邱铁矿深加工项目2014年虚增的业绩进行改正,并于2017年4月3日前向吉林证监局提交整改方案。中钢国际也表示,会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吉林监管局上报书面整改报告、完成整改,并及时向广大投资者进行披露。
业绩偷梁换柱虚增利润
被吉林省证监局责令整改的问题,是中钢国际下属全资子公司中钢设备有限公司霍邱铁矿深加工项目。该项目被认定收入确认存在跨期情况。2014年确认以前年度(2012年、2013年)结算收入40768.14万元,对应成本38051.98万元,合同毛利2716.16万元,导致中钢设备2014年营业收入虚增40768.14万元、利润总额虚增2716.16万元。吉林省证监局认定,上述行为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
说起霍邱铁矿,这已经是黏在中钢国际身上的一张“狗皮膏药”了。公开信息和相关报道显示,霍邱铁矿是华东第一、全国第五的铁矿,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西北部的周集至众兴集一带,由霍邱县政府全额出资创办的霍邱铁矿公司拥有霍邱铁矿的探矿权。
2010年3月,北京首钢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六安市政府、霍邱县政府就霍邱铁矿深加工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约定成立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8月31日与霍邱铁矿公司签订转让协议,并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申请了探矿权转让登记。作为工程总承包商,中钢国际于2011年2月以后介入霍邱铁矿相关项目的承包工程。
工程近况不明
2013年9月12日,中钢国际召开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本次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方案的议案》;证监会在2014年9月批复通过该公司的募资计划。该公司此次募资11.7亿元,其中发行费用为0.35亿元,募集净额为11.35亿元,募集资金2014年10月24日全部到位。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募集资金专门用于霍邱铁矿深加工项目煤气余热发电EPC总承包项目、空分工程BOT项目、干熄焦及发电EPC总承包项目以及霍邱燃气设施工程PC总承包项目、霍邱综合管网设施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
2014年10月24日募集资金全部到位以后,中钢国际于2014年11月11日发布了《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进度的公告》,其中,霍邱铁矿深加工项目煤气余热发电EPC总承包项目的计划完成时间由2014年变更为2016年;霍邱铁矿深加工项目空分工程BOT项目、干熄焦及发电EPC总承包项目、霍邱燃气设施工程PC总承包项目的计划完成时间则由2014年变更为2015年;霍邱综合管网设施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计划完成时间也由原来的2015年变更为2016年。
2016年1月26日,中钢国际再次发布《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进度的公告》,前述计划完成时间由2014年变为2015年的三个项目,又将计划完成时间推迟到2016年。工程一再延期,有知情人士的说法是实际上工程2013年下半年已经停工,且没有再复工,而现场也的确存在杂草丛生的景象。但中钢国际方面并不承认此说法,募资是不想放弃项目。不过2016年7月16日中钢国际发布的《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称,2014年9月获批募资11.71亿元专门用于霍邱铁矿相关项目的资金,现在公司申请将剩余的5.55亿元变更为“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用前两年的业绩混充2014年的业绩,而2014年开始传出工程停摆的消息,现在证监局的责令整改,或许对项目2014年及以后的业绩会有真实反应。而项目的近况如何,记者试图联系中钢国际方面,但对外公开电话均无人接听。
责任编辑:靳广瑞 主编:蒋宏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