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杜庆申:去产能最艰苦阶段已经过去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3-05 20:17:02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永洋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庆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两会报道
3月5日,河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永洋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庆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压减过剩产能最艰苦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越早转型就越主动。
他表示,去年,河北钢铁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主要是因为政府管理措施比较得力,各个环节要求比较到位。使得过去河北钢铁企业环保意识差,设备落后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在去产能过程中,企业职工安置需要多渠道想办法,通过转型分配,调整工作等,有的早点退休,有的转移到种植上无公害蔬菜或者养殖业,还有的转移到养老院、医院、幼儿园等,最终效果不错,职工也比较满意。
2016年,钢铁市场形势不错,一是因为升级改造后产品质量提高了,二是因为原来的库存去得差不多,以前是是供大于求,现在则是供求基本平衡,所以钢铁市场好了,利润上有了一个最好的效果。
“2017年,我们企业的淘汰设备要全部拆除掉,以后粗钢一点不干了,全部转移到特种钢,就是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上,提高产品质量。所有环保设备,如除尘、脱硫、脱硝设备等全部进行改造,所有排放一定达到国家标准和环保要求。”他表示,“我们现在已经投资了十几个亿来改造,2017年7月底要全部完成产能压减任务。”
在他看来,压减过剩产能最艰苦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他们企业从2012年就开始逐渐改造、拆除,因为看到国家环保治理肯定要下决心,每一年环保治理都会加强,转得越早就越主动。
“我们转型得比较早,现在日子就比较好过了。如果到了一定程度再改,悬崖勒马,回头就有点晚了。国家看到你改造不动,就不可能给你政策性的资金支持,只能取缔你。”他说。
早早转型,成本如何消化?杜庆申表示,主要是来自企业的资金积累,自有家底。企业挣到钱了,关键时刻就要拿出来,投入到环保治理,产能压减和职工安置上,不能等国家给。只有自己先干出成绩了,有了政策资金才有可能给你。
“不花钱成本更高,国家会罚你,砍掉你,不叫你生产。”他说,早投比晚投强,尽快地升级改造,今后的成本就低了,否则只有被淘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