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治霾摆乌龙: 限高杆“围城”,消防车被迫绕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2-24 21:45:3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治理雾霾,本来是为了百姓的健康利益,但如果方法欠科学,反而会引发公众的怨言。
近日,为紧急应对重污染天气,河南省新乡市通过设置限高杆来限制大货车进入市区,这一举措导致部分公交线路调整,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2月21日,新乡市召开新闻通气会,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恒林表示,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已经关注到限高杆给部分市民出行带来不便等问题,交通、公交部门正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和建议,加快制订公交线路调整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
中关村空气污染防控联盟理事会主席颜梓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光是新乡,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机动车污染治理“一刀切”的问题。简单的单双号限行、限高等措施容易造成民众出行不便,而真正的污染也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正确做法是从源头的机动车检测、油品质量等方面着手,科学治霾。
限高杆风波
1月1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控制城区内污染,新乡市决定在部分路段设置限高杆、限高设备,控制大货车过境。
李恒林介绍说,限高的目的是限制重型柴油车辆、营运汽油车辆、工程机械车辆以及老旧车辆入市,一方面这些车辆尾气污染严重,穿行市区给城市空气质量带来影响;另一方面这些车辆体形庞大,难以操控,对广大市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也会带来直接影响。
新乡市民张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前些日子,在她经常路过的环宇立交桥就竖起了一个2.2米的限高杆,开始她还以为是保护路面的,因为那条路经常被大车压得“坑坑洼洼”,后来才知道是为了治理雾霾。
没想到,虽然限制住了大货车,但公交线路也受到了影响。由于公交车车高普遍在2.5米以上,受南环路限高杆下落的影响,25路、27路、39路、68路、3路、11路、48路、801路及48路区间等9条线路不得不做出了调整。
一位市民也表示,由于公交车绕行,给金谷阳光地带小区居民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原来途经小区的39路公交车改道到了牧野路上,想要坐车就得步行很远的距离。而该小区共有50多栋住宅楼、五千多户,有近万人受到了公交车改道的影响。
除了出行不便,更让市民担心的是生命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为有些救护车、消防车也被限在了外面。
新乡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办公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救护车在接送市区环城路以外一些地方的病人时有时需要绕行,这样有可能延误救援时间。新乡市红旗区消防大队特勤中队的翟队长则表示,限高装置设立之初,消防车辆出警时也曾被迫绕路,熟悉道路状况后出警才不受影响。
在2月21日的新闻通气会上,新乡市公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统筹谋划,科学管理,在最短时间内研究对策,确保在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时,最大限度考虑群众利益。在充分考虑民声、民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限高装置设置,实现限行和交通秩序良好运行。同时,进一步加大大货车绕行线路的宣传力度,减少因大货车司机不知道、不了解绕行线路来回调头带来的拥堵和不必要的麻烦。
限高杆风波的背后,是新乡市空气污染状况严重的现实。
长期关注新乡空气污染状况的环保人士田静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016年中国366个城市PM2.5浓度排名》中,新乡市名列该榜单第10位,而2015年新乡市同样排名第10,当时郑州排在新乡的前面,但在2016年,郑州市经过治理空气污染状况有所好转,已经退出了前十,新乡则成了河南省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之一。
“新乡属于重化工业占比比较大的城市,有很多热电厂、水泥厂和化工厂,其中较有名的企业有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河南孟电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和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田静说。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5年,新乡市就曾经因为空气污染问题被环保部约谈和限批。2016年3月-4月,华北环保督察中心又联合河南省环保厅对新乡市大气和水环境治理工作展开过联合督查,结果显示,该市PM10和PM2.5两项大气污染指标的恶化程度均居全省第一,两年都没有完成“蓝天工程”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1月25日,在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秘书长吴岳善表示,2017年,新乡市将尽快把污染降下来,让环境质量好起来,确保空气质量指数在全国、全省的位次明显前移。
治霾需科学化
事实上,设置限高杆有利有弊。好处是25处限高杆能够形成限高网,一劳永逸地有效限制大货车进入环路以内;弊端则包括影响市民正常出行、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环路外道路压力剧增,以及迫使消防车、救护车等紧急救援车辆绕行等。
在颜梓清看来,治理机动车污染的正确方法应是控制超标排放的车辆不能上路,但新乡的做法是超高不能上路,而车辆是否污染与其高度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以限高来控制污染,在技术上是不合适的。
“现在全国在机动车污染治理方面普遍都存在‘一刀切’的现象,这其实是政府的懒政。”她说,“要改变政府的管理方式,科学化、精细化治霾。”
田静也表示,这次限高杆风波之前,河南省还曾经发生过一个类似的事件。1月14日,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扩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范围,实现全省市县域全覆盖,包括乡镇和农村。但由于公众反响强烈,在通知下发两天后的1月16日,官方又宣布收回紧急通知并停止实施。
“感觉政策的前期调研不够充分,出台之前欠考虑,也没有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出台有些仓促和草率。”她表示。
在她看来,新乡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力度很大,但“没有使对地方”。去年11月,新乡市曾经推出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相比北京、天津等地只在红色预警应急响应时才实行单双号限行,新乡则是从11月19日到12月31日的40多天里都实行单双号限行,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与此同时,她走访了一些高污染企业,却发现有的企业还在照常开工。
“政府不能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去触动根本的、更重要的污染源。”她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