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点正文

中南大学粉冶中心股东内斗 博云新材悄然易主

作者:许金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2-16 18:34:50

摘要:2月16日,博云新材在深交所披露,他们接到湖南兆富投资来函,对方告知已与八家公司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这份协议的签署,导致中南大学旗下的资产公司失去了中南大学粉冶中心的控制权,后者现为博云新材的大股东。与此同时,一位名叫廖斌的自然人也取代中南大学,成了上市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中南大学粉冶中心股东内斗 博云新材悄然易主

记者 许金民

中南大学校办上市公司博云新材(002297,SZ)近日遭遇“突袭”。

2月16日,该公司在深交所披露,他们接到湖南兆富投资来函,对方告知已与八家公司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

这份协议的签署,导致中南大学旗下的资产公司失去了中南大学粉冶中心的控制权,后者现为博云新材的大股东。

与此同时,一位名叫廖斌的自然人也取代中南大学,成了上市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廖斌便是湖南兆富投资的董事长、法人代表。

这次发来告知函的湖南兆富投资,并不直接持有博云新材的股份,事实上,他们是中南大学粉冶中心的股东。

工商注册资料显示,他们的入股时间为2011年8月,与其一同增资的还有宁波金仑、宁波金润、宁波金开、宁波君润、温州环亚、湖南大誉、株洲兆富成长、株洲兆富咨询等八方。

2011年10月,博云新材曾对上述增资事项进行过披露,不过,公告内容与工商注册信息颇有些出入。

当时,上市公司方面透露,中南大学粉冶中心启动了股权结构多元化改制工作,目的是巩固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成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公告给出的增资方只有六位,分别是宁波金仑、宁波金润、温州环亚、湖南大誉、株洲兆富成长、株洲兆富咨询。

增资完成之后,中南大学资产公司对中南大学粉冶中心的持股比例由100%降为40%。

博云新材称,上述股权结构多元化改制工作,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的控股股东仍为中南大学粉冶中心,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南大学。由此可见,当时各方应是有所约定,新晋股东不能“结盟”。

十位股东相安无事近六年,日前突然爆发冲突。

2月11日,博云新材发布公告透露,中南大学粉冶中心已向长沙仲裁委员会递交了仲裁申请,他们请求裁定,宁波金仑、宁波金润、温州环亚等三方的增资无效。对于为何提出这样的仲裁申请,公告里并没有说明。

很明显,中南大学粉冶中心的举动招致了对方的不满。随即,宁波金仑、宁波金润、温州环亚选择了和其他六位股东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

这种“结盟”令他们在中南大学粉冶中心的持股比例陡增至60%,中南大学资产公司立刻落于下风,成了中南大学粉冶中心的小股东,同时也失去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2月13日,九位股东将上述《一致行动人协议》递交给了博云新材的董秘曾光辉,曾光辉予以了签收,《华夏时报》记者也向博云新材方面进行了确认。

同一天,他们还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南大学粉冶中心新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新出炉的廖斌、向世界、蒋会昌、谢健民、胡旭苍等五名董事,无一来自中南大学资产公司及其关联方。

需要说明的是,此前,中南大学粉冶中心共有七位董事,分别是刘文胜、黄伯云、廖寄乔、廖斌、蒋会昌、谢健民、唐新孝。其中,廖寄乔现为博云新材的董事长,黄伯云为名誉董事长,刘文胜为前任董事长。

中南大学资产公司因何事与宁波金仑等九位股东产生了摩擦?

2月16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博云新材方面询问,公司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尚在了解情况,“如果有最新进展,我们一定会公告”。

记者转而致电湖南兆富投资,廖斌的秘书林先生则透露,双方矛盾的焦点就是当初的增资是否有效。

“这个事情闹了很多年了,导致中南大学粉冶中心一直无法正常召开董事会、监事会。虽然我们并不是仲裁申请中的被申请人,这么做(结盟)只是一个很自然的动作。打死了他们(宁波金仑三方),我们也活不了,联手是为了保障我们作为小股东的权益。我们无意控制博云新材,希望事情能够和解。他们(中南大学粉冶中心)不让我们投了,那我们可以退出,但必须是正常退出。”他补充道。

责任编辑:靳广瑞 主编:蒋宏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