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躲得过PM2.5躲不过臭氧 逃离北京躲霾的人恐要失望了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2-14 10:49:49

摘要:每到雾霾肆虐的时候,想要逃离北京,躲避雾霾的人群就会增多。但是大多数人可能并不清楚,除了PM2.5之外,还有一个一直被大家忽视的臭氧污染存在,而臭氧污染的危害并不比PM2.5小。

躲得过PM2.5躲不过臭氧  逃离北京躲霾的人恐要失望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原本想着逃离北京去海南躲霾的人,可能没有想到,海南虽然没有严重的PM2.5,却有不可小视的臭氧污染在等着他们。

这不,正月十五刚过,重污染天气就又来了。

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预报,从2月14日开始,受低压系统影响,扩散条件较差,预计将出现一次重污染过程。2月14日当天,空气质量为中度到重度污染。2月15日下午到夜间,污染水平最高,预计为重度到严重污染水平。2月16日中午前后,地面转冷高压,受偏北风影响,扩散条件转好,空气质量逐步改善,预计2月17日空气质量恢复良好水平。

每到雾霾肆虐的时候,想要逃离北京,躲避雾霾的人群就会增多。但是大多数人可能并不清楚,除了PM2.5之外,还有一个一直被大家忽视的臭氧污染存在,而臭氧污染的危害并不比PM2.5小。

据了解,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阳光辐射下就会生成臭氧。它对人体的危害并不比PM2.5轻,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使人呼吸加速、胸闷,甚至引起脉搏加速、疲倦、头痛。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停留,还会发生肺气肿,甚至死亡。此外,臭氧污染会导致植物叶片坏死、脱落,危害生态环境,造成农作物减产,还能造成材料褪色、照片褪光,轮胎老化等。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臭氧形成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气温高,二是光照好,所以臭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PM2.5是由北到南逐渐减轻,京津冀最高,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低,而臭氧则正好相反,珠三角地区的臭氧浓度全国最高。”彭应登说,“在北京,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在全年中占比约60%;在珠三角,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在全年占比则高达63%左右。”

早在2013年,《海南日报》就报道称,臭氧已成为海南省除细颗粒物之外的主要污染物,导致海口、三亚空气质量出现轻度污染,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而据《2016年第二季度海南省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良天数比例为99.6%,轻度污染占0.4%。其中,万宁出现2天轻度污染,海口、琼海、文昌、屯昌各出现1天轻度污染,原因都是“受臭氧影响”。

与PM2.5“看得见,摸得着”相比,臭氧更具迷惑性,它往往出现在风和日丽、天空晴朗的时候,人们置身于其中,却意识不到污染严重,甚至还以为空气非常好。因此,有人戏称臭氧是“大气污染界的良心”。

此外,彭应登表示,与PM2.5是固态污染物不同,臭氧属于气态污染物,因此不能通过佩戴口罩过滤掉,目前在个人防护方面基本没有对臭氧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比PM2.5,臭氧污染的治理难度更大,因为它的形成机理更加复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表示,臭氧的形成机理是非线性过程,治理臭氧需先治理前体物,即VOCs和氮氧化物,但只有按比例降低时才会有效减少臭氧浓度,如果单纯降低一种,反而可能导致臭氧浓度增加,目前这个比例还不好拿捏。

从全国范围看,北京虽然PM2.5浓度水平较高,但污染治理水平也是最高的。彭应登表示,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尚处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第一阶段,即大规模治理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只有北京已经基本完成了这一任务,从1998年底开始大规模治理大气开始,距今已有近20年了,燃煤量已由20年前的2800万吨/年下降到现在的1000万吨/年,产业结构也基本调整完了。空气监测结果显示,北京环境空气中重金属(如汞、铅等)的含量相比20年前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目前,PM2.5目标和达标天数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成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但是,臭氧等其他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尚未被列入规划,所以受重视程度还不足,治理力度也有待加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