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谁为特朗普新政买单?

作者:路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2-10 21:17:55

摘要: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作为其刺激美国经济发展,推动就业的“美版万亿基建”项目的推进情况引发多方关注。

谁为特朗普新政买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路妍 北京报道

虽然上任仅二十多天,但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朗普在兑现竞选承诺时还是表现出超强的执行力。

围绕竞选时特朗普反复提及的贸易、基建和就业三个政策核心,特朗普就任以后动作不断。从退出TPP,签署了五个总统行政令加快高优先级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查和批准,到点名中国、日本及德国压低汇率以换取贸易优势,特朗普新政正按照“美国优先”的原则,致力重新划分全球利益分配格局。

“特朗普政府的经济计划是让美国重新增长起来,从特朗普就职后的情况来看,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已经发出了经济增长将加速的信号。但是近年来的美国经济依然脆弱,其财政收入难以支撑特朗普的经济发展计划。再加上目前的美国政治环境变得更加两极化,风险局势比大选后初期更加恶化,这些或会成为未来支撑特朗普的经济发展计划的阻力。”经济学家宋清辉说道。

与此同时,特朗普新政中存在的诸多悖论,也让其政策推行争议不断。

“万亿基建”钱从哪里来?

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作为其刺激美国经济发展,推动就业的“美版万亿基建”项目的推进情况引发多方关注。

此前,特朗普在胜选时强调,将在10年时间内对美国基础设施投资1万亿美元,用于修缮城市及重修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学校和医院等。

为兑现竞选承诺,在特朗普就任后不久签署的五个总统行政命令中,就提出加快高优先级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查和批准。根据他的命令,任何州长或内阁秘书都可以要求一项基建设施项目被指定为高优先级项目。倘若得到了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主席的批准,该项目将成为任何需审批该项目的机构的最高级别优先事项。

但特朗普的万亿基建计划能否最终落实,还受到多方质疑。

“特朗普政府承诺的提振基建支出和减少企业税等政策,因还未出台具体细节,目前尚难以定论。从特朗普性情多变的性格来看,一些经济政策有渐渐消失的风险。不过,即使新任政府的经济政策大部分得以实施,也未必能够实现提振美国经济的预期目标。因为在实施的过程中,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一些政策将会受到持质疑态度的美国国会掣肘。”宋清辉告诉记者,小布什政府曾实施了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措施,最后却导致4万亿美元联邦赤字,美国国会或不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而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伟一对此表示认可,在他看来,美国确实需要基建业务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但此前奥巴马也提出发展基建项目,但最终因共和党人不同意而未推行。

而从目前美国国会各党派的态度来看,虽然两党都认为美国的交通、电力、水利和排水系统过于陈旧,已经无法应对美国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与民主党积极支持特朗普基金投资态度不同,共和党却不会把任何增加美国国家财政赤字负担的计划纳入考虑范围。

对此,特朗普将如何落实“烧钱”的基建项目。

在特朗普竞选过程中,其团队的主要经济顾问就针对基建实施计划有过详细说明,其顾问团队表示,特朗普的基建计划可以在不动用政府任何资金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税收(收入)折中”(revenue neutral) 的私人招募资金形式获得这笔资金,其资金来源将大部分依赖于私人公司的融资。

随着前高盛执行长史蒂文·努钦成功出任美国新财长,有专家分析认为,“高盛帮”或将承担起为特朗普新政推行融资的艰巨任务。

“松绑”华尔街

“融资一直都是高盛的强项,但在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出台了众多的金融监管法案,监管过多则不利于华尔街投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告诉记者,这也是特朗普上任后“松绑”华尔街金服业务的重要因素。

1月30日,特朗普签署一份行政令,要求联邦政府每出台一项新规定,都需削减两项现行规定,以减轻政府对社会尤其是商界的干预。2月3日,特朗普再次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财政部长在120天内给出修订《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建议。虽然法案最终能否修改还需经国会批准,但这一行政命令的签署还是为华尔街带来重要利好。消息一出,美股银行板块旋即大涨2%,花旗、高盛、J.P. Morgan无一例外都在获利之列。

徐洪才表示,对华尔街放松监管虽然可能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但美国金融体系发达,其本身向外转移风险的能力较强,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的金融风险。“而松绑华尔街的利好则非常明显,以高盛为代表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可以通过设计众多金融产品进行融资。”

从高盛此前与美国历届政府的合作来看,宋清辉表示,其在美国经济社会中扮演着“实际控制人”的角色,对美国经济发展乃至全球市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在本次与特朗普政府的合作中,高盛系要帮助特朗普推行新经济政策,可能将遇到问题和阻力。

“近段时间,高盛一反之前对特朗普政府经济前景看好的常态,指出特朗普近期的‘耿直’施政行为超出市场预期,甚至开始担忧起特朗普新政,恐预示着双方的蜜月结束了。如若果真如此,希望高盛帮特朗普新政推行进行融资的计划,将会再生波折。”宋清辉表示,虽然如此,但毕竟特朗普任用大批“高盛帮”团队,等于自己人替自己人牟利,势必会穷尽一切合法的市场手段、依赖华尔街金融巨头等,帮助特朗普新政计划进行融资,这自然也是无可厚非。

但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表示,资本的最终目的还是逐利,特朗普的基建等经济振兴计划只有让华尔街的资本大鳄们有利可图,才能推动其为政府项目融资,作为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其资金来源主要由金融机构承担也不太现实。“我认为特朗普新政推行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来自美国的回流资金以及顺差贸易国对美国的投资来实现。”

重塑美国竞争力

2月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其正式就任总统后的首次“日美首脑会谈”。对此,有消息称,为了在与特朗普的首脑会谈中打消其对日本的诸多不满,安倍将亲自向特朗普解释日本的货币和贸易政策,并为特朗普准备了名为“日美成长雇佣倡议”的超级“大礼包”,内容包括今后10年内向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以及在美国创造70万个就业岗位和一个市值规模达4500亿美元的基建市场。

而1月初,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与特朗普的会面中也表示,将会在美国“提供100万个就业机会”。

“特朗普推行的减税及经济自由化政策,也不断吸引各国企业家对美进行投资,这些都将为推进美国基建项目及实现就业提供助力。”董彦岭说道。

与此同时,特朗普近期推行的贸易政策,或将不断增强美国的投资吸引力。

徐洪才表示,美国一方面通过加息吸引热钱回流美国,但美元升值不利于美国企业出口,对此特朗普喊话德国、日本和中国,希望通过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的升值来分散美元升值的压力。“特别是在贸易关系上,美国也针对贸易顺差国推出一系列政策削减其对美出口的竞争力,保护本国企业。例如最近美国就推出政策打压中国钢铁、轮胎等产品对美出口。”

但对于美国推出的反全球化贸易政策,董彦岭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政策的确可以保护美国制造业,对相关国家的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但贸易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美国反全球化政策并不能阻止其他国家相互合作进行自由贸易,这一政策最终会影响美国自身利益。

“特朗普作为一个商人,在很多政策制定上的确能够抓住美国的经济痛点,例如减税、促进经济自由化,但其最大的问题是政策缺乏平衡性,推行的往往是点的政策,政策之间缺乏协调和统一性。”董彦岭说道。

编辑:刘春燕 主编:金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