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坚持创新发展 打造百年老店

作者:简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2-10 21:12:53

摘要: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至今已21年,经过21年的风吹雨打、历久弥新,如今的北京银行表内外总资产接近3万亿元,净资产1500亿元,均为成立之初的150倍;年度人均创利超过150万元,位居上市银行首位、全国第一

坚持创新发展 打造百年老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简宁 北京报道

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至今已21年,经过21年的风吹雨打、历久弥新,如今的北京银行表内外总资产接近3万亿元,净资产1500亿元,均为成立之初的150倍;年度人均创利超过150万元,位居上市银行首位、全国第一;ROA、ROE、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各项经营指标均达到国际银行业先进水平。

同时,北京银行的品牌价值超过300亿元,全球排名在10年间上升了近500位,连续3年跻身全球百强银行。

在北京银行21年辉煌历程的背后,闫冰竹功不可没。这个深耕金融沃土40余年的金融老兵,不仅以北京银行董事长的身份带领北京银行创造了行业奇迹,树立了中小银行创新突破的标杆和榜样,而且是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为国家经济发展大计献言献策,为国家金融创新出谋划策,也作为中小银行的代表为中小银行发声、谋利。

闫冰竹的声望,不仅因为他宽广的国际视野、卓越的领导才能、精湛的专业能力和实事求是的人格魅力,还因为在他的特色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专业化发展带领下,北京银行开拓了一片“金融蓝海”,打造了一块“金字招牌”。

创业艰难百战多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决定在全国五大中心城市,首批试点设立城市合作银行,以化解城市信用社积累的金融风险,北京银行由此应运而生。闫冰竹服从组织安排,临危受命,参与组建北京城市合作银行。

当时的闫冰竹,刚过40岁,正是年富力强,处在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他毅然放弃中国工商银行的良好发展基础,来到困难重重的北京银行,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1996年1月8日,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在南城一座简陋的五层小楼前,北京城市合作银行宣告成立。闫冰竹作为党组书记、首任行长主持了开业仪式。刚刚上任,摆在闫冰竹面前的是组建初期人心浮动、队伍涣散的严峻形势,以及当时90家城市信用社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困难局面。

在闫冰竹和全体北京银行人的共同努力下,北京银行化解重重困难,终于进入平稳过渡期,可就在此时,初生的北京银行却遭遇灭顶之灾。1998年,原中关村城市信用社爆发了高达239亿元账外经营的严重违法案件,造成实际损失67亿元,直接将当时资本金只有10亿元、总资产只有200多亿元的北京银行,推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这再一次考验着这位仅上任两年的行长,以闫冰竹为首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在加快发展中化解风险、维护稳定。为清收巨额不良资产,他数十次拜会市政府、政法委、法院、工商部门,表明北京银行收回资产的决心,寻求帮助和支持。

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闫冰竹带领北京银行经过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完全依靠自身创造积累的税后利润,彻底化解核销了近百亿元的历史遗留不良资产,走出了生死存亡的边缘,维护了首都金融的稳定安全,创造了中国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

创新发展突破转型

进入新世纪,逐步走上稳健发展之路的北京银行,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003年,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对北京银行提出了“更名、引资、改制、上市”的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为北京银行指明了“市场化、股权结构多元化、区域化、资本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闫冰竹带领北京银行一步步地按照更名、引资、改制、上市、国际化的步伐走出了一条中小银行创新突破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04年,北京银行实现成功更名,拥有了更加简洁响亮的企业标识,并在2006年迁入位于金融街核心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北京银行大厦,为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品牌基础。

2005年,北京银行成功引入国际知名的荷兰ING集团和国际金融公司作为境外投资者,实现了引资、引智、引技、引制的完美融合。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荷兰期间,与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共同见证了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10月26日,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访华期间,再次与习近平主席共同见证了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签约当天,荷兰国王亲临北京银行出席中荷可持续成长伙伴关系CEO圆桌会议。这些都成为中国中小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2006年,北京银行开始区域化布局,先后在天津、上海、西安、深圳等十多个中心城市设立分行,并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构建起覆盖十余个大中型城市和中国香港、荷兰的近500家分支机构,奠定了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

2007年,北京银行启动发行上市工程,刷新境内IPO多项历史纪录,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50亿元,成为一家公众持股银行,极大地提升了资本实力和发展潜力。

从一度资不抵债到今天同业领先,从曾经默默无闻到如今全球百强,谈到北京银行的战略突破,闫冰竹展露笑容说道:“艰苦创业让北京银行浴火重生,战略创新让北京银行脱胎换骨。”

走差异、特色、精细化道路

闫冰竹认为,中国缺少真正有特色、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银行。因此在战略转型中,必须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道路。

闫冰竹以独到的眼光和前瞻的思维为北京银行确立了“服务首都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发展定位,实现了国际业务从无到有、公司业务由小到大、个人业务由弱到强、同业业务由浅到深,为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首都,每4家中小微企业中,就有一家是北京银行的客户。”据闫冰竹介绍,北京银行在国内银行业首家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新打造“信贷工厂”模式和“小巨人”服务品牌。目前,已累计投放超过2万亿元,支持近12万家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带动数百万人就业。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闫冰竹领航下的北京银行探索形成了“惠民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特色品牌。

在科技金融领域,北京银行积极参与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开创了多项科技金融的“第一”,累计为上万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超过2500亿元,在北京地区为90%创业板上市企业、75%中小板上市企业、55%“新三板”挂牌企业提供服务。

另外,创新设立了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探索投贷联动支持创客模式,提供“投、贷、孵”一体化运营服务。这是中国银行业主动设立的第一家创客中心。

在文化金融领域,北京银行是第一家支持文化产业的银行,成为文化金融的“排头兵”。目前,累计为2300余家文创企业提供资金800亿元,在北京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在惠民金融领域,北京银行积极推进民生工程,推进“京医通”,实现首都市民百姓持卡就医、实时结算“一卡通”。累计发放保障性住房贷款、助学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近百亿元。作为行业第一家成立北京郊区管理部的银行,推出“镇域金融”服务模式、“富民直通车”等特色金融品牌。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北京银行开辟了“互联网+”时代中小银行创新发展的新道路,打造了国内领先的直销银行、智慧银行,为我国新兴业态发展引入了金融“活水”。

夯实根基谋划未来

闫冰竹带领北京银行不仅创造了成长的奇迹,更探索形成了国际先进的公司治理机制,打造了领先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推进组织架构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塑造和凝聚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奠定了永续发展的坚实根基。

其中,北京银行在国内率先启动综合信贷管理系统、成立首家核算中心、率先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率先开展专项压力测试,开创了中国银行业管理变革的先河。

同时,北京银行全面实施科技兴行战略,形成了生产中心、同城备份中心、异地灾备中心的“两地三中心”格局,构建起地域贯通、客户贯通、业务贯通的系统支撑平台。

新时期,闫冰竹清晰地勾勒出北京银行的未来发展路径: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化发展、跨界化融合、数字化服务、国际化发展、并购型成长、资本节约型增长等“四化两型”战略。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顺应全方位开放格局,走国际化发展道路,顺应综合化经营格局,走多元化发展道路,顺应资本化监管要求,走轻资本发展道路,顺应互联网时代趋势,走智慧型发展道路,探索一条资本占用少、经济效益高、发展质量好、可持续增长的绿色发展道路,将北京银行打造成为一家标杆银行、特色银行、受人尊敬的银行。

2015年,李克强总理到北京银行网点视察,赞誉北京银行是“区域银行中做得最好的一家”。这不仅是属于北京银行的荣誉,更从一个视角折射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市场化进程,对新形势下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深化未来金融改革,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

在北京银行发展的21年中,闫冰竹始终坚持真诚对待每一个人、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全行营造了“真诚所以信赖”的企业文化。

作为领导班子的带头人,闫冰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常年超负荷工作。在全心投入、严格管理的同时,闫冰竹对每位员工关怀备至。他常常说:“员工是最宝贵的财富。关心员工成长、关爱员工生活,让每个人在北京银行平台上成长进步,始终是我作为班子‘班长’的重要职责。”

在闫冰竹看来,文化、人才与制度可谓“三足鼎立”,构筑起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是衡量一家银行是否具有“大行底蕴”的重要权重。这其中,文化为魂,人才为根,制度为本。

经历了岁月的淬炼与沉淀,北京银行形成了以“战舰理论”、“惩恶扬善”、“以业绩论英雄”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传承着企业在艰苦奋斗中留下的生生不息的价值基因,构筑起凝聚全体干部员工智慧与力量的精神图腾。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当跨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走向春暖花开的季节,成长的年轮已然镌刻在时代的丰碑上。正是凭借特色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专业化发展,闫冰竹锻造出一个恰似凤凰涅槃、又饱含时代温度的金融传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闫冰竹锻造的金融传奇必将续写新的辉煌。

编辑:刘春燕 主编:金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