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撕篮协的姚明要入主篮协吗?
水皮
财富八卦,八卦财富。
说起姚明,他可能是篮球运动员中间生意做得最好的,也是生意人中间篮球打得最好的,现在还有一种可能,他可能会成为中国篮球运动员中间级别最高的官员。
新年第二天,就有媒体披露,新一届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上任之后,对中国篮球发展作出了十点重要批示,包括了篮球的发展、场馆的建设、球员的管理各个方面,有两条最引人注目,一就是建议姚明担任中国篮协主席,第二就是兼任中国男篮主教练。
篮协回应,对这个消息并不知情,姚明方面回应无法评论,体育总局相关人士的回应更是模棱两可,“一切皆有可能”。这个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的讨论,关于他执教中国男篮的说法,因为涉及到专业问题,大家态度相对谨慎,但是大部分人应该是支持姚明当篮协主席的。
为什么呢?因为姚明在篮球界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为运动员,姚明曾经是中国篮球运动中的风云人物,2002年他以状元秀身份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队选中;2003年作为中国男篮的主力队员,带领中国男篮获得了亚锦赛的冠军,同时获得了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2003年到2008年连续六个赛季入选NBA西部全明星阵容。作为商人,2009年,还没有退役的姚明就收购了上海男篮,成为上海篮球俱乐部的老板。2011年退役之后,姚明更加关注他的商业经营,而本赛季上海队目前也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单,24场比赛,21场胜,负了3场,位列积分榜的首位,这也是姚明接手这支球队之后呢,开局打的最好的一个赛季。而上海队与B站的合作也是非常引人注目,上海队现在也改名叫上海哔哩哔哩队,一念这个名字我都觉得非常卡哇伊,当然这种做法也为上海队发展了很多二次元的新球迷。
活跃在篮球市场的姚明,还在推动着篮球的发展与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去年跟篮协的对撕,一定程度上获得的市场的支持。为什么要撕?核心是控制权的问题。篮协要搞市场化,希望成立一家CBA的联赛公司,在篮协的方案中间,篮协一家占了30%的股份,是绝对的大股东,联赛的20支球队分享剩下的70%的股份,每家才占3.5%,这个方案显而易见,篮协控制,其他球队就是搀和一下。
但是姚明不想这样干,他联合了18家俱乐部,成立了一个中职联公司,姚明的诉求就是你既然搞市场化,我们是市场主体,我们应该占主导地位,希望我们18家俱乐部以中职联公司的名义,整体加入到CBA联赛公司,那么如果这种方式实现的话,中职联就会占到63%的股权,而不是3.5的话语权。所以你看,聪明人就是不一样,真市场化跟伪市场化,立刻就显出原形。
这场对撕最终以姚明的妥协让步告终。2016年11月份,CBA公司中篮联成立,姚明接受了副董事长的任命,中职联也接受了篮协作为CBA公司大股东的现实。即使姚明还是心有不甘,但是中国篮球最终在市场化上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
无论是之前对中职联的支持,还是现在对姚明入主篮协的支持,并不代表大家一定支持姚明的诉求或者真的希望他成为篮协的主席,而是代表了大家对姚明篮球市场化改革推动者身份的认同。在篮球甚至职业体育的发展中间,俱乐部才应该是市场主体,中篮联虽然不符合姚明的预期,但是最终还是把俱乐部作为CBA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俱乐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无论姚明能否成为主席,篮球的市场化都是众望所归的,大家一定会继续推动它往前走,没有办法走回头路,或许姚明入主篮协,市场化的动作会更快,因为无论如何,他无论是在赛场还是市场,都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经验还是有的。
说到这里,水皮非常感慨,中国足球其实就缺少一个像姚明这样顶天立地的人物,成为一个标杆的人物,能够一呼百应的人物,如果有,也不至于要让蔡振华这样打乒乓球出身的体育总局的领导劳神兼任足协主席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