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贡亮:环境保护税法本周审议 环境保护税渐行渐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环境保护税的脚步越来越近。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将于12月19日至2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
“比起个税法修改和房地产税立法,环境保护税的立法工作可能是最先完成的,并且也是会较快开征的一个税种。”在德勤和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2016年度税收法治化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汤贡亮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事实上,12月14日,汤贡亮刚刚参加了全国人大参委会研究二审的会议。
“先进行讨论,再实际形成环境保护税法,税法出台以后还有一个实施条例。这个法律比较严密了,经过了几次的意见,包括网上全国人大网上公示,几号之前有什么意见,公民可以直接把这个意见报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委员会,截止到10月6日为止,一直敞开进行讨论,现在还在紧张筹备、研究。”汤贡亮介绍。
8月29日,酝酿长达9年之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时任财政部长楼继伟受国务院委托,对环保税法的立法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了说明。这部由排污费升级而成的“绿法”,是“税收法定”原则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第一部税法草案,意义重大。
按照立法原则,环境保护税是“税负平移”,从排污费“平移”到环保税,征收对象等都与现行排污费保持一致,征收对象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
根据草案,环保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税污染物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草案明确提出,为鼓励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半征收环境保护税。
同时,草案还提出了五项免税情形。根据规定,在结构性减税的大环境下,因现行税制中已有车船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发挥出加强环境保护的调节作用,为避免进一步增加使用成本,草案提出对机动车、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应税污染物免税。
此外,草案提出,为支持农业发展,对农业生产排放的应税污染物免税,但对农村环境威胁较大的规模化养殖不包含其中;对依法设立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向环境达标排放的应税污染物免税,但对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场所不予免税;为鼓励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纳税人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免税。
“这里面有几项有很好的变化,里面关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和噪音都规定了大概事项,具体到每一个省直辖市或者是自治区,贯彻过程当中关于税额税率有一定上幅的幅度,这个幅度之内可以由省级人大加以确定,只有省级人大确定,才能报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备案,包括有一些污染物的总类、数量,可以由省级人大加以确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这是体现了法律程序的清楚。全国人大统一立法,省级人大履行适当的调整,对省级政府包括执行,这里面体现了国家税务和环保部门之前征管和部门协作,包括税务的环境保护部门怎么进行决策和征管,征管程序,怎么调整,怎么执行,还包括将来资金怎么分配等等。这些过程当中实施条例相对比较细一些,怎么样核算,有一些计算的问题,还有一些表,可以随着这个立法的推进,实施条例的出台,在技术层面会继续加以完善。”汤贡亮表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分析,环保税开征后对部分污染物排放较多行业的税负有一定影响,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则有差异,可能导致全社会总产出下降,但会促进社会总投资增加,总体变动幅度较小。不过,由“排污费”变为“环保税”,是与国际接轨迈出的重要一步。所有世界范围内的环保税都有一个双重红利在里面,不仅是用经济手段来遏制环境污染排放,还通过遏制污染物排放得到的资金来保护环境。
“党的十八大提出依法治税,税收法制这个思想和任务之后,我们认为中国应该是已经启动了一个迈向税收法制化的这样一个时代。既然我们现在确立了税收法定这样一个原则,也在最高层次的这个中国立法法里面明确的提出了这样一个原则,那么之后呢,我们就要有更好的法律,然后用更好的执行的方法,去营造这样一个两法善治的一个环境,使得我们整个的税收活动能够在依法治税的轨道上运行。”德勤勤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永辉介绍。
在汤贡亮看来,税收立法还任重道远,下一步或将是资源税的立法、房地产的税的立法和营改增立法征税立法。
“这也就是中央所讲的,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来推动税收立法,同时通过税收立法来引领税收改革,这是相辅相成的,改革不深入,改革不深化,也不好立法,但是没有立法的引领和方向,因为税收是法定原则,环境保护的这个立法恐怕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案例,我们期待着这个法,全国人大可能在月底前经过讨论,大概是这样一个进程,我们期待着,以它为一个样本,我们可能后续的有的是在暂行条例上升为正式法律,有的是已经立法的经过修订,有个立法程序,有的直接需要立法。”汤贡亮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