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贸易政策冲击 人民币跌破6.84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1-14 23:52:04
冉学东
11月14日截至下午17点,人民币兑美元击穿6.84后,还在下跌,当日下跌达0.43%。而美元上涨达0.80%,冲击100点大关,只有咫尺之遥。
当日,央行给人民币开出的中间价是6.8291,跌176点。人民币已经连续下跌7天,而10月份以来,人民币一直走贬,有些天还达到100点的下跌,而上周五(11月11日)中间价更是下跌达230个基点。
于此同时,美元上涨的力度也很大,几乎可以说10月以来此轮人民币贬值最基本的诱因是美元的升值,此前市场一直预期,特朗普选举获胜,美元可能要大跌,但是事实正好相反,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元短暂巨幅震荡后,又开始升值之旅,未来美元的升值幅度就难以被市场所预测了。
然而,只是把美元的上涨看做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唯一因素还是不公平的,我们打开美元K线图可以得知,美元指数冲击100点的整数关口,已经有过两次,第一次是2015年3月18日,第二次是2015年12月4日,对应人民币汇率走势,我们发现在这两个时点,人民币并未出现大幅下跌,而此次人民币对美元的上涨则没有抵抗之力。
在投资人眼里,6.83是关键点位,因为6.83正是经济危机后,央行一直坚守的点位,如果这个点位央行放弃,那意味着央行可能退守的可能更远,有人甚至预测,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跌破7。
那么6.83到底有没有实在意义呢,从2005年开始汇改,人民币以每年大约3%的速度升值,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央行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再次将人民币稳定在6.83一线长达两年。在笔者看来,6.83其实也就是当时人民币升值到那个点位。实际操作中,央行也就在那个点位不让人民币升值了,也就是干预市场的力度更大了,进入的美元仅仅在6.83买下,而不像此前那样,可能到6.80或者更高才买。所以6.83具有很强的偶然性,没有什么意义。
现在影响人民币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是特朗普的贸易政策,特朗普奉行的是孤立主义政策,叫嚣给中国进口商品加征45%的关税,还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当然,这种说法能否实施目前还很难确定,但是他上台后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必然的,这是他赢得选票、当选美国总统的最关键原因。可以肯定,他的政策必然令中国已经持续收缩的出口雪上加霜,外贸顺差必然还会加速收窄,则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就更大。
更为重要的是,特朗普上台采取的移民政策。他曾多次在竞选活动中承诺:如果当选,他将会动用总统行政权,对移民实施更强有力的控制。要大规模遣返非法移民,他还主张在墨西哥和美国之间建隔离墙,还要建立一支“驱逐力量”。在实施细节上,他提出把移民和海关执法机构的人员增加至目前的三倍,要求所有公司对员工使用身份电子查证。资料显示2013年时,中国已经上升为第四大移民输出国,而美国不仅是中国移民存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中国移民首选目的地国。目前看来,特朗普一旦真的对移民政策实施强硬手段,最先被开刀的很可能是赴美生子的福利,而这又是目前中国人移民美国的普遍做法。
那么在特朗普上台正式实施其移民政策前的这个空窗期,可能是办理移民手续的最后一班车,人们可能会加紧办理移民,资金流出可能会加速,新兴经济体资金流出,购入美元资本,自然推升美元,而新兴市场货币就面临下跌预期,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就会更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