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特色小镇” 华夏幸福扩容新产业模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冰凝 北京报道
吉利布局汽车小镇,阿里巴巴布局云栖小镇……继产业新城模式运营成功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又开始运作特色小镇这个产业新载体。
近日,华夏幸福发布了特色小镇战略,并与南京市溧水区政府及全球领先的会展企业法国智奥会展集团就开发建设南京空港会展小镇签署合作协议。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南京空港会展小镇的建设将为当地拉动至少15亿元的会展产业。
特色小镇成产业新载体
南京空港会展小镇的建设,是在各地方政府正在争相打造特色小镇这个新兴产业重要载体的大环境下。
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指导意见》指明了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方向,明确提出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五大原则,即创新探索、因地制宜、产业建镇、以人为本、市场主体。”在“小城镇、大梦想”——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研讨会暨华夏幸福特色小镇战略发布与南京空港会展小镇签约仪式上,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特别指出,在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尤其要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主体的作用。
10月中旬,住建部将127个已经认定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录进行公布。这意味,从国家层面,特色小镇的建设与推广已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
陈亚军表示,通过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应该成为下一步城市化建设的着力点。
陈亚军介绍,现在一些成功的特色小镇,无论是依托传统优势资源兴起的乌镇、莫干山镇,还是由华夏幸福这样的市场主体打造的大厂影视小镇,普遍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一定的人口经济规模,而行政区单元并不突出。这说明,打破过去单一的行政区划概念,通过打造创新创业的平台,用特色产业来实现一个区域产业的发展,是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有效途径。
陈亚军指出,当前我国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大城市病现象,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集聚产业和吸纳人口的能力不足,成为城市体系中的短板。从城市体系看,加强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培育新生中小城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而此前,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部门发文提出,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这意味着,未来围绕特色小镇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机会。
华夏幸福“特色小镇”模式初见成效
企业往往要比政策层更早抢占先机。
除了吉利布局汽车小镇,阿里巴巴布局云栖小镇等,在产业地产领域,以华夏幸福为代表的产业新城运营商也从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路径。
对于华夏幸福来说,特色小镇的打造与其产业新城模式一脉相承。自2002年起,华夏幸福就被引入固安,以“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PPP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固安的经济发展。在近日财政部联合教育部、科技部等20个部委共同发布的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中,“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固安高新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及“南京市溧水区产业新城项目”双双入选。
目前,华夏幸福拥有全球最大的近1400人的产业发展团队,已在全国近50个产业新城中,形成近百个高端产业集群。由华夏幸福所主导的大厂影视小镇、香河机器人小镇、嘉善人才创业小镇已初现成效。
据了解,大厂影视小镇定位于“中国专业化影视第一镇”,通过建立影视产业生态圈,推动文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打造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覆盖项目孵化、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宣发交易全产业链。2016年1-9月份入驻项目累计投资额达70亿元。
香河机器人小镇则以打造以机器人产业为主导,集智能制造、孵化加速、创意展示、工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特色小镇。截至目前,已聚集德国尼玛克、伊贝格、宏远皓轩等各类机器人企业30余家,建立了资本驱动、人才驱动、孵化加速、供应链服务、政务服务、市场推广、第三方服务、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全方位产业服务体系。
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格局已初步完善,将致力于打造优质的城市配套环境和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将全面构建人才创业创新生态链,推动嘉善县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创业园一期已建成5.9万平方米中,已有34家企业入驻,已开工项目18个。此外,足球小镇、健康小镇、葡萄小镇等一系列特色主题小镇正积极谋划,有序推进中。
对于刚刚签约的南京空港会展小镇,华夏幸福执行总裁叶珺对记者表示,该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是:1年成为江浙会展的聚集地;3年之内成为一个全国会展特色标杆;5年之内成为亚洲空港的专业会展中心,“围绕空港做会展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们预计未来每年能够形成15亿元的会展年收入”叶珺说。
对于未来,叶珺表示,华夏幸福将充分研究区域产业基础,结合小镇产业特征,针对性释放、整合、输出近20载产业优势资源,精准发力并全程推动每一个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