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特朗普革命”:重塑美国,震动世界

作者:马晓霖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1-10 14:57:20

摘要:11月9日,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大选日高开高走,一路领先,不仅稳稳守住传统票仓,还狂卷众多立场摇摆州,甚至夺走部分民主党优势州选票,最终战胜强大对手希拉里,当选第45届美国总统。特朗普气势如虹,高歌猛进,赢得对手心服口服,希拉里第一时间接受败选结果并向他表示祝贺,美国总统奥巴马也电贺他赢得大选。

“特朗普革命”:重塑美国,震动世界

马晓霖

11月9日,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大选日高开高走,一路领先,不仅稳稳守住传统票仓,还狂卷众多立场摇摆州,甚至夺走部分民主党优势州选票,最终战胜强大对手希拉里,当选第58届美国总统。特朗普气势如虹,高歌猛进,赢得对手心服口服,希拉里第一时间接受败选结果并向他表示祝贺,美国总统奥巴马也电贺他赢得大选。

特朗普获胜,可谓逆风而上,强突灌篮,因为绝大多数美国政治家、媒体和民调机构并不看好他,甚至世界主流舆论都认为无法接受这样的“疯子”担任美国总统。当特朗普选情开门见喜且一路飘红并领先希拉里后,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世界媒体惊天叹地,绝大多数评论家、预言家叫苦连天地承认:看走眼,太意外,太不应该,太不可思议。然而,这是不争的事实,是铁打的事实。

惊魂落定,世界舆论不得不承认“特朗普时代”已经到来。有人形容这是自小罗斯福上台以来,84年美国未有之变局;有人认为这是自尼克松上台后的历史拐点;有人称这是美国第二个“9·11”,因为它宣告美国传统媒体权威性与可信度的彻底破产。这无疑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选,特朗普作为“黑马”杀入决赛原本就意味着美国已悄然变化,而在一边倒的抨击中竟然赢得大选,更表明美国选举政治生态已被他成功重塑。选举本身就足以震动世界,而“革命者”特朗普将如何重塑美国进而影响世界,必然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巨大悬念。

“特朗普现象”:

触发集体反思

特朗普以其辉煌胜利带给世界一场集体沮丧与反思。这种震动前所未历,它本身体现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内部的深刻变化所引发的强大和深远的外溢效应。

首先,固化思维和线性判断脱离现实。世界政界、学界、传媒界何以普遍不看好特朗普?多数精英阶层和理性人士何以更相信希拉里赢得大选?无论是美国还是国际社会,看高希拉里而看低特朗普,盖因价值判断和利益判断一厢情愿所致。

价值判断在于,希拉里的内政外交主张和竞选言行,代表稳定而典型的美国价值观,包括一向被视为“红线”的“政治正确”,如对内不能歧视少数族裔、女性、同性恋和外来移民,反对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对外不能重拾孤立主义,放弃美国领导地位和大国责任,尤其对于美国传统盟国而言。但特朗普全盘颠覆,且口无遮拦甚至刻意而为,使所有固守或迷信美国招牌的人都难以苟同和接受。

利益判断在于,希拉里对内代表了把持国家主要资源的权贵阶层和精英集团,包括传统主流媒体和华尔街资本,对外代表了稳定、连续而透明的美国政策,使多数既得利益者都愿意回避变动风险,希望希拉里上位而延续相关红利。特朗普开门见山地发誓改变现状,重塑美国,战略收缩并重启贸易战,无论对内对外,都形成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所以他让多数观察家们厌烦和不放心。

其次,轻信美国传统媒体和民调机构的中立与可靠。美国大选启动以来,世界舆论基本参照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及民调机构结果,分析选情变化,进而陷入一种特别明显而极具欺骗性的假象,即希拉里代表民主与共和两党的建制派及主流美国民意,特朗普不仅是异端,更是挑战一切底线的“流氓”、“恶棍”,他不仅仇视权贵、精英,而且歧视穆斯林、女性、弱势群体乃至外来移民,摧毁支撑美国梦的道德基石。

但是,事实证明,这些影响公众判断特别是国际舆论判断的所谓中立公器,即使没有被希拉里代表的精英与权贵操纵或买通,至少它们已经严重脱离美国现实,成为不接地气的过时之物;大量自媒体和草根民调机构呈现的特朗普选情优势,几乎被弃之如敝履或故意无视,所以,才造成民调行情与投票结果的巨大反差。

第三,特朗普成功逆袭,说明美国底层的普遍呼声和意愿,首先被民主党乃至共和党所忽视,被所有满足于现状的美国上流社会所忽视,继而误导世界舆论和选情判断。多数分析家都承认这是一次“比烂”竞选,这也是一次参与率极低的投票。但是,超过90%的美国公众关注大选,超过2亿选民参加注册,都说明美国选民对选举冀望之高,对变革渴望之甚。最终事实也证明,沉默的大多数原本也许摇摆,但在“审判日”的最后关头,他们大都选择发誓改变美国的特朗普,因为他虽然贵为富人,但排泄出中产与草根阶层的苦闷,竞选方式也体现了牛仔式的鲁直与本真,这也恰恰说明,特朗普确实捕捉到了美国民众特别是白人中下层选民的诉求脉搏。所以,他也许输掉了舆论战,但赢得了默默支持,并且笑到最后。

“特朗普新政”:

如何改变美国和世界

有人说特朗普虽然是美国政治家,实际却是邓小平的忠实粉丝,并例举一系列关键点加以对照:邓小平说,要韬光养晦;特朗普主张,美国不要强出头;邓小平说,停止输出革命;特朗普说,美国不会继续输出价值观;邓小平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朗普说,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邓小平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朗普说,美国制度不适合所有国家;邓小平说,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特朗普说,美国利益第一,意识形态第二;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朗普说,美国需要能办事的人,政客们只会放嘴炮……

尽管这段文字有点调侃和谐谑,但是,它们基本概括了特朗普的核心内政外交主张。集中概括为:采取大幅度改革措施,聚焦于美国自身经济复苏和重整,力争让经济增长率倍增并成为全球最强劲经济体;调整对外关系,使美国从日益承重的全球事务负担中解脱出来。

对内,特朗普将着力反对权贵腐败,杜绝政商利益集团结盟,限制众议员任期;通过大幅度减税缓解中产阶级和低收入人群压力;压缩政府规模以削减开支;以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创造就业并鼓励开发美国能源;严格限制移民流入以确保美国公民就业机会和福利水平;严格筛选入境人员以遏制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取消或替换奥巴马医改方案以便让普通人都能购买健康保险;出台法案保障老人与儿童权益;鼓励美国企业回归本土并重振制造业;恢复社区安全法案以降低各种暴力犯罪。

对外,特朗普将放弃或修改环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修改北美贸易协定,削减对巴黎气候大会承诺的投入,采取汇率和贸易报复措施确保美国产业享受公平国际贸易成果;缓和美俄日益对立的僵冷关系并寻求广泛合作;增加军事投入并重整军力,但减少对国际安全事务的参与和介入,鼓励盟国多承担责任或自我保护;努力寻求共识与合作,消弭敌意和冲突。

特朗普的执政理念,依据传统会被表述“特朗普主义”,可以暂时概括为现实主义、孤立主义、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四合一”。从大框架和大趋势看,这与注重国内事务和经济复苏、反对单边主义和主张多边合作的“奥巴马主义”有一定的重合度,只是在反商业全球化、反精英主义、反普遍平权和反放松移民几个层面存在严重对立。

特朗普在美国极端分裂的状态下赢得大选,意味着他的主张存在着相当的结构性缺陷,也意味着他作为超越政见分野的新总统,必须整合全体选民的立场和意志,也就意味着他不可能百分百践行竞选主张而被迫有所妥协。但无论如何,特朗普胜选是一次“革命性”颠覆,它唤醒人们必须跳出惯有思维而重新认识美国,乃至重新认识世界。求变是美国的传统,是美国保持强大活力和修复能力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保持世界进步的基本动力。刻舟求剑,只能被时代抛弃。

(作者为国际问题学者、博联社总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