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混改3年仍等正式方案 山西省政府要求其成立小组研讨混改方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0-28 23:18:1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近日,有着山西“汾老大”之称的汾酒传出即将混改的消息。汾酒方面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混改方案依然在研讨中,拥有着“杏花村”等驰名商标的汾酒的改制格外受到业内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汾酒上市已经20年有余,但和茅台、五粮液等其他同行相比,汾酒的混改步伐有些迟缓,而当下对于汾酒来说,真正的混改已经箭在弦上。
已得到政府指示?
近日,有关汾酒以先收购一部分资产的方式开启混改的消息传出后,业内对汾酒的混改讨论之声便不绝于耳。但事实上真相如何,汾酒改制进行到哪一步?
对此,汾酒方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汾酒的混改还在研讨阶段,仍然没有正式方案出来。
同时,一位接近汾酒的知情人士也向本报记者透露,山西省政府层面也已经对汾酒的混改做出指示,要求汾酒组成小组研讨混改方向。
受混改利好消息影响,10月26日,汾酒股价上涨5.45%。
只是,令人疑惑的是其实自2014年来,有关汾酒试水混改的消息一直存在,为何这次混改之风又起?上述汾酒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之前不算正式混改,如果这次方案公布算是首次混改。
据悉,2015年,汾酒宣布与厦门禹道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商务合作,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来运作汾酒系列产品。这家合资公司将由双方以现金的形式出资,当时,被业内解读为属于销售公司层面的混改。
其实,自2014年开始,汾酒的混改步伐就一直没有停歇。2014年6月,成立了山西汾酒定制创意公司,其中汾酒销售公司持有51%的股权,经销商新晋商持有49%的股权;2014年9月,在上海设立汾酒销售公司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国有股份比例降到40%,并引进了经销商、财务投资者、经营团队持股。至今,汾酒华北、华南、华东、华中、山西五大营销区域中,已经有三大区域涉及到混改层面。
虽然已有多次试水,但这次正式的混改还是格外引人关注。毕竟曾经同属一线酒企的老八大名酒之一的汾酒和同行相比,改制已经算迟的了。2014年12月底,老白干酒发布定增公告,拟向5家投资方发行不超过3500万股普通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25亿元,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同时,茅台、五粮液以及沱牌舍得也紧随其后,相继改制。
截至目前,《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已经改制过的白酒企业中,改制内容主要围绕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员工入股等几个大方向,此次汾酒的改制方案是否也如此引人遐想。
“每个省市的区域环境不同,对当地国企的混改支持力度和政策不同,都会引发企业混改的方向不同。山西省和贵州省以及四川省两个酒业大省的背景不同,所以身处其中的汾酒改制方向目前还不好预判。”长期观察白酒行业的专家杨承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确实,对山西汾酒改革方面的情况,多家证券公司持观望态度。东兴证券也曾分析表示,汾酒目前所处的山西环境相对其他地区更加复杂,对于改革预期还有待政府明确改革模式。
不过,温和酒业总经理肖竹青分析认为,白酒企业混改之所以能吸引到众多资金,原因是目前白酒企业发展形势较弱,整体估值较低,投资者此时“抄底”进来,可以说是比较好的时机。
昔日“汾老大”何时回归
作为曾经白酒行业的“汾老大”,山西汾酒当前拥有“杏花村”、“竹叶青”、“汾”三大驰名商标,曾与茅台比肩。但上市20年以来,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由于体制、经营效率等原因,公司销售始终没有完成全国布局,仅仅作为“地方大员”屈居第二梯队。
记者通过统计18家白酒类上市公司数据发现,2015年以来,大部分酒企业绩普遍出现回暖,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9.8%,受此行业环境回暖利好,直到2015年全年业绩公布时,汾酒集团终于有所回升,是继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郎酒之后又一家进入“百亿俱乐部”的白酒企业,和其他白酒同行相比,暂且追上一程。
为何在白酒行业整体回暖的大背景下,山西汾酒业绩恢复较慢呢?有业内人士指出,发展速度慢、营销能力差是汾酒公司被挤出国家级大型酒企的重要原因。
而汾酒也不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对于营销方式带来的发展困局,山西汾酒销售公司总经理刘卫华在去年5月18日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在营销方面,没有能够在过去白酒行业‘黄金十年’完成全国布局。现在公司营销领域全国布局已经开始,针对山西省以外市场正在开发适应当地消费的产品。过去公司营销是贸易驱动型,不是市场竞争型。”
本报记者上述也提道,从2014年开始,山西汾酒就通过引入上海营销公司、增资竹叶青营销公司等方式改善传统营销模式;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建立“汾酒在线”移动终端平台、建立电商公司等方式加大互联网销售力度。
细分来看,《华夏时报》记者查阅汾酒2016年半年报后发现,汾酒在2016年上半年中高价白酒、低价白酒和配制酒分别实现了3.48%、17.02%和18.81%的营收同比上涨。可见汾酒内部中,和中高价酒相比,低价酒正处于快速上涨通道。
这在业内看来,细分品类的各项发展情况也影响了整个汾酒的发展趋势。杨承平指出,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茅台等高端酒品牌开始陆续降价,这对山西汾酒、古井贡酒等中高端品牌造成了较大冲击,同为中高端酒企,古井贡酒由于对形势判断较为正确,在营销与战略上发展中低档大单品,牢牢把控根据地市场,基本渡过了难关。过去汾酒由于营销没有跟上,此种形势对其竞争力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