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体外肝切除手术成功 ​ 一条“小虫”惊动部委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9-27 10:22:18

摘要:9月26日,藏族姑娘索南吉办理出院手续,而就在14天前,她曾与病魔经历了一场生死较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9月26日,藏族姑娘索南吉办理出院手续,而就在14天前,她曾与病魔经历了一场生死较量。

9月12日,持续了近14个小时的手术顺利结束,肝胆胰中心联合麻醉科、泌尿外科、心外科、影像科、重症监护中心等专科在内的MDT团队,成功进行世界首例体外肝切除,自体余肝移植联合肝上腔静脉移植重建根治终末期肝包虫病。

接受该手术的包虫病患者就是23岁的索南吉,如今,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

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家犬等是包虫的主要传染源,接触病犬、食入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是致病的主要途径。我国的包虫病主要分囊型、泡型及囊泡混合型三种,其中泡型包虫病危害最严重、致死率高,甚至被称为“虫癌”。新疆、青海、西藏、四川西部等地是我国肝包虫的高发区,部分地区包虫病的患病率甚至高达10%以上,目前已成为导致当地人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最大危害。

而经过系统的影像学和生化学和肝功能评估发现,索南吉所患的肝包虫病侵蚀范围广泛,已经累及了5个腹腔和胸腔脏器以及重要血管,虫病侵蚀了65%的肝脏形成巨大而坚硬肿块,并向下侵蚀右肾及肾静脉,向上侵蚀穿透大面积膈肌,进而侵入胸腔和右下肺。虫病向深部广泛侵犯腹部最大的静脉血管及其分支,造成自右肾静脉至右心房水平,长达17cm的下腔静脉完全闭塞、人体下半身血液被迫经崎岖的侧枝循环绕道回流至心赃,同时出入肝脏的四组脉管包括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和胆管都受到严重破坏。

“这是一例广泛累及多个脏器、病情极其复杂,用常规手术不可能切除的终末期肝包虫病。”9月26日,这台手术的主导者、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肝脏移植是可选择的根治性手段,但肝移植的手术风险较大,医疗费用昂贵,长期效果受供肝质量的不确定性、继发微生物感染、免疫排斥反应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经过多学科专家充分论证作出治疗决策:体外肝切除加自体肝脏和血管移植根治多脏器包虫病。据记者了解,这是世界首例精准攻克终末期肝包虫病的案例。

一条小虫,惊动部委。就在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了全国17个对口援助省份近300名B超医生和流调人员组成92个工作组,远赴西藏完成了为期1个月的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而就在2016年7月,“清华长庚国际肝胆云医院联盟”成立,汇集了海内外优质专家资源的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旨在通过互联网工具和数据共享,构建肝胆专科疾病分级诊疗、分级健康管理体系,实现各级肝胆疾病医疗资源的联动,面向医师逐级进行理论、技术培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的能力和质量;面向患者,打通各级医疗资源,并争取国际资源,实现诊疗的精准性、资源的公平性,而这位23岁的藏族姑娘便是该联盟的受益患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