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持续低迷 马士基宣布分拆海运及能源业务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9-23 18:32:4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全球最大航运企业马士基集团(下称马士基)于9月22日宣布将集团的业务重组为两个独立的业务板块:一个提供海运及物流综合服务的公司和一个能源公司。
这也是在今年6月宣布对公司战略进行评估之后提出的最终解决方案。
马士基表示,今后的增长重心将是打造一家提供海运及物流综合服务公司,集团将致力于建立在集装箱航运、港口运营业务上的独特地位,以及在供应链管理及货代业务的重要地位,并凭借其领先优势为马士基海运及物流公司的客户提供更新的产品,数字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而石油及相关业务,马士基认为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才能实现未来的发展,这包括以独立的公司或以联合的方式通过合资、并购或上市等方式从马士基集团中分离出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及架构方面的机会,目标是在未来24个月内寻找到石油及石油业务的解决方案。
在这家丹麦航运巨头看来,新的业务调整方案将能够确保海运及物流公司可以不断推进协同发展,拓展新的产品和服务。
马士基董事会主席迈克·拉斯姆森(Michael Pram Rasmussen)表示:“我们运营的业务所处的行业非常不同,而且都面临不同的基本面及竞争环境。将海运及物流业务与石油及石油相关业务分开成立两个独立的业务板块能够使其各自关注自身所处的市场。这可以通过增加海运及物流公司旗下业务的协同性来增强战略灵活性,同时保证石油及石油相关业务有足够的灵活性去寻求独立的战略解决方案。”
全球海运行业的低迷已经持续数年,波罗的海指数也从最高过万点长期徘徊在目前的千点之下,这也对全球航运业的格局带来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最大的四家航运企业进行了重组,而韩国韩进海运则陷入破产危机,与此同时航运企业相关的并购重组以及航运联盟的格局变化也在持续进行之中。
尽管马士基早已经开始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其业绩也要远远好于包括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中国远洋海运在内的诸多竞争对手,但在航运业仍将长期处在低谷周期以及石油价格难以回升的大势之下,进行此次最大规模的业务重组倒也显得顺理成章。
马士基方面表示,未来对航运及物流业务将主要关注其增长和业务协同。其为了保持增长和发展,业务将进行一定的调整。
具体内容包括:马士基航运将通过市场份额有机增长和收购来实现发展。马士基码头将关注成本和服务网络利用率,并提升对优质运营的重视,以改善回报和为现有的及全新的第三方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丹马士和马士基航运将合作,通过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重大投资为客户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马士基拖轮与海上救助(施维策)将基于其市场领先地位,并通过与马士基码头、马士基航运探索协同作业的方式寻求增长战略。马士基集装箱工业将与马士基航运在科技发展及高效生产计划方面进行合作。
而由马士基石油、马士基石油钻探、马士基供给服务和马士基油轮组成的能源集团则将在保持现有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资产配置,并保持较低水平的勘探活动和勘探开销。同时还将限制集团的集团离岸服务业务和马士基油轮的其他投资,并继续通过现有船队和在建船队优化其市场地位及运营。
除了对业务架构的调整之外,马士基还对管理层进行了重大调整。施索仁(S?ren Skou)继续担任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并担任马士基海运及物流公司首席执行官,韩明森(Claus V. Hemmingsen)将从2016年10月1日起担任马士基集团副首席执行官,并担任马士基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石道成(Jakob Stausholm)将从2016年12月1日起担任马士基集团首席财务官。
而包括现任首席财务官特朗德·韦斯利(Trond ?. Westlie)、现任马士基石油首席执行官雅各布·托马森(Jakob Bo Thomasen)、马士基码头公司首席执行官费逸凡(Kim Fejfer)在内的多位高管将卸任并离开马士基。
马士基大股东A.P.穆勒控股公司(A.P. M?ller Holding A/S)主席安娜·马士基·迈克-凯尼·乌格拉(Ane M?rsk Mc-Kinney Uggla)表示:“A.P.穆勒控股公司的建立旨在确保马士基集团业务发展的长期活力,自建立以来,A.P.穆勒控股公司不断考量马士基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将评估结果提交马士基集团董事会。在集团历史上,马士基集团的战略和结构一直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这些变革将继续下去,以确保集团的灵活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