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生命的精彩与命运无关 中国队一路领先,奖牌数突破200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里约奥运余温犹存,残奥会如期而至。
9月17日是里约残奥会第9个比赛日,目前,中国队夺得金牌90枚、银牌73枚、铜牌48枚,以211枚的奖牌继续名列奖牌榜第一位。
10天前,里约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座无虚席,第十五届残奥会在此开幕,而这也是残奥会自1960年举办以来首次走进南美大陆,之后的12天时间里,来自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432名运动员将相聚在科尔科瓦多山脚下,参加22个大项、528个小项的角逐。
“我希望全团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要在赛场内外充分展示中国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体现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诠释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展现礼仪之邦的文明风范;要发挥最佳的竞技水平,突破更大的极限,超越更高的目标,创造更好的成绩;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国家意识,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杜绝兴奋剂,干干净净参赛;要让残疾人体育健康至上,重在参与融合, 不要把成绩建筑在残疾人身体的痛苦或经济利益之上,让体育成为促进康复,激发生命活力的方式。”中国残联主席、中国残奥委会主席、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表示,此次征战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目标是:顽强拼搏,争创佳绩,确保领先地位;彰显精神,文明参赛,展现良好风貌;增进友谊,扩大宣传,弘扬残奥精神。
规模创历史新高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32年来,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中国残奥体育军团逐渐站上世界舞台中央,今年的残奥会,中国运动员的数量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
据记者了解,此次中国代表团总人数为499人,其中运动员308人(包括男运动员161 人、女运动员147 人),教练员、工作人员177人,竞赛辅助人员14人。运动员平均年龄26岁,年龄最大的52岁,年龄最小的14 岁。参赛运动员全部都是业余选手。
根据中国残联的工作人员介绍,代表团共有308名运动员获得里约残奥会参赛资格,比上届残奥会增加26人。代表团将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比上届残奥会增加了2个大项和40个小项,是我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
除此之外,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运动员占46%,是队伍专业化程度、运动员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届,为了能够站在赛场上,这些残疾人运动员都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考验。
即将迎来24岁生日的河南小伙许庆,虽然失去了一条半手臂,但却成了泳池里的“鲨鱼”。里约时间10日下午,许庆赢得了自己四届残奥会经历中的第11枚金牌,而在这背后,他每天需要游一万米,几乎一年没有和家人见面。
与许庆不同,女子盲人柔道选手李丽青是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并且一举获得冠军,赛后她和教练相拥而泣。这位来自广东湛江的农家盲人女孩,爹妈都是农民,父亲视障,她与弟弟都是先天的视弱者,教练张贵富跑遍广东找出她练习柔道,就此改变了命运。
身体的重度残障没能阻止运动员参与残奥会的信念和决心,每个残疾人运动员都曾遭受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磨难,为了能够证明自己,他们付出了比正常运动员更加艰辛的努力。
9月14日上午,里约残奥会第6个比赛日结束,至此,残奥会也已过半。记者了解到,中国代表团累计获得63金、51银、33铜,暂列金牌榜、奖牌榜第一位,创28项世界纪录。英国以34金、18银、23铜位列第二,乌克兰以27金、21银、24铜排第三。东道主巴西本届残奥会已拿下10金、21银、12铜,暂落后排名第四的美国(21金),名列奖牌榜第五。
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为鼓励北京残奥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再创佳绩,北京市委、市政府向第十五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发去贺电,向中国体育代表团和获奖运动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祝愿残奥体育健儿再接再厉,为祖国和人民赢得更大的荣誉。
“十三五”残疾人体育全面发展
中国在残奥会成绩的飞跃,是社会与经济发展下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不断前进的缩影。
记者梳理了解,1984年的纽约,中国残奥代表团初出茅庐。那年,北京姑娘平亚丽在B2级盲人跳远中纵身一跃,让中国代表团在残奥会历史上品尝到首金的甜蜜,最终,中国队以两金结束残奥之旅。4年之后的首尔(汉城)残奥会,中国队以17枚金牌、41枚奖牌位居排行榜第14位,自此至1996年的亚特兰大首次进入前十行列,中国军团用了12年的时间。
一路走来,令人最难忘的当属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那年,“突破”成为中国军团的关键词,63枚金牌的成绩首次占据残奥会的金牌榜首位。此后的2012年,残奥将士们创造了境外参赛的最佳战绩,赵旭更在T46级100米跑中夺得中国残奥历史上第300块金牌,中国代表团也连续3届实现残奥会金牌和奖牌数双第一。
记者从中国残联获得的数据显示,2011-2015年,我国累计举办全国单项赛事75次,国际赛事22项,并坚持每年举办残疾人体育单项赛事。5年多来,我国残疾人选手参加了2012年伦敦残奥会、2014年仁川亚残运会等189次国际赛事和交流活动,共获得1236枚金牌,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促进了对外交流与合作。
与此同时,针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相关政策也相继发布和落实,比如,《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发布以及“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的实施,都有力推动了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据记者了解,截至2015年底,全国累计建设残疾人健身示范点3591个,累计培养残疾人健身指导员42148名,已挂牌的省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达到225个,34个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为残疾人运动员训练、竞赛和群体活动提供场地和服务。同时,国家注册残疾人运动员达到万人,参加特奥运动的智力残疾人达到120万,建立了近千人的业务精、肯奉献、有爱心的国家残疾人体育裁判员、分级员工作队伍。
至此,实施以“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和“残疾人康复体育关爱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残疾人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残疾人康复体育、健身体育、竞技体育得到全面发展。
今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对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做出部署。
“‘十二五’期间,中国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十三五’时期,将推动建立中国康复大学,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让更多的残疾人早日得到康复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张海迪表示,建立国家级康复大学已经写到了我们“十三五”总体规划,也写到了残疾人小康专题规划,我们希望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希望尽快地启动康复大学的建设,多培养人才,帮助更多残疾人早日得到康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