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她才是“最新加坡”的城市 苏州工业园触手可及的魅力

作者: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9-06 15:09:22

摘要:22年前,苏州东部的金鸡湖畔还只是一幅湖水寂静、草生涟漪的普通农村田园景象;22年后,这里却成了中国和新加坡最为接近的大都市。

她才是“最新加坡”的城市 苏州工业园触手可及的魅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公培佳 苏州报道

22年前,苏州东部的金鸡湖畔还只是一幅湖水寂静、草生涟漪的普通农村田园景象;22年后,这里却成了中国和新加坡最为接近的大都市。

地铁从苏州城的小桥流水一路向东,15分钟后就“穿越”到了充满国际范的苏州工业园。

QQ截图20160906151314.jpg


便捷的交通

白天,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却又处处绿意昂然、宜商宜居,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穿梭交融;华灯初上,湖水闪烁、霓虹摇曳,在优雅的夜色里或走进诚品书店,或坐在德国酒吧,或寻一处湖边的茶馆……

QQ截图20160906151354.jpg


园区入口拱形建筑

QQ截图20160906151528.jpg

圆融广场

这一切变化始于一幅铅笔手绘图。

QQ截图20160906151447.jpg

工业园区展示馆内珍藏的手绘图

1994年,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应运而生。当年,参与规划的新加坡城市规划师用铅笔手绘了一副苏州工业园城市规划图。20年来,手绘图正一点点变成现实。

这也正是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超前”的开端,为了完成“投资者还没进来,就已绿荫成行、道路平坦、所有基础设施全部到位”的设想,耗资30多亿元把7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整体垫高了几十厘米。结果,1998年苏南大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时,毗邻阳澄湖、坐拥金鸡湖的苏州工业园成功逃过一劫。

不仅如此,从出生就站在新加坡成熟管理经验肩膀上的苏州工业园区一直都是规划先行,20年来累计投入2亿多美元,先后编制完成了300多项专业规划。

苏州市委常委、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翔将苏州工业园从新加坡学到的经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第二个层次是招商引资的亲商理念,第三个层次是公共行政管理。

而在具体经济发展思路上则充分借鉴、创新了新加坡国有控股公司淡马锡的经验,让国资始终扮演了开路先锋和主力军角色。

2003年,苏州工业园建设的第一个十年,经济总量达到了再造一个新苏州的规模,彼时,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发出了“青出于蓝”的赞叹。2004年,园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9.4%,人均GDP达到2.4万美元,成功地跳过低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阶段,一跃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水平,率先在江苏实现高水平小康。这吸引了台湾百货零售大腕新光三越的首座现代园林式百货公司、国内首家诚品书店的入驻。而在金融商贸街林立的大厦上,挂满了国内外各大银行的招牌。


在全国大多数地方都还在唯GDP论、在需求侧发力的时候,苏州工业园就已主动开始了供给侧的改革。

事实上,新加坡本就是一个政府主导式的企业型国家。在推进经济发展时,将市场驱动与政府主导有机结合,并时刻考虑本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以及自身经济在未来经济中的角色定位。

从2005年起,园区进入到新型工业化阶段,大批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外资企业进区发展,带动了以跨国公司配套为主的民营企业的壮大。园区开始在产业结构方面大调整:聚焦发展核心支柱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在制造业方面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在科技新兴产业方面加快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的主导产业。

2016年8月底,苏州工业园区出台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行动方案》,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云计算成为园区的三大新兴产业。

记者近日在苏州工业园区内走访时看到,园内不仅有全球最大“纳米城”、世界各地学府汇集的大学城,还有与中关村创业大街齐名的金鸡湖创业长廊,共有9家国家级、17家省级、16家市级众创空间;另外还有信达生物、派格生物、开拓药业、金唯智等一大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型领军企业。

提到中国制造,华为首屈一指;但在苏州工业园内却“隐藏”着一家比肩华为、在国际市场美誉满天飞的国产制造企业。

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忠泽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宝时得制造的专业电动工具已在全球主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4000多项专利技术支撑下,不但从不需要打价格战,产品售价还会比国际一线品牌的高出2%多。”要知道,在全国制造业利润在5%以下的时候,宝时得的毛利竟高达45%。

QQ截图20160906151601.jpg

这个酷似左轮手枪的小东西为宝时得带来了多项荣誉

园内目前已聚集了国家级的51家研发机构、外资研发机构14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665家、各类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5000余家,人才总量居全国开发区首位。

如今,围绕金鸡湖景区,周边遍布着中央公园、白塘植物园、沙湖生态公园等十余个免费公园。当初只有11.9%的城市功能覆盖到了96.4%,园区里虽然看不到一根电缆,却能在任意地方接收到免费流畅的网络信号。而整个园区以约占全市3.3%的土地、7.4%的人口、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账外资和进出口总额。

QQ截图20160906151635.jpg

园区大数据

颇有意思的一景是,苏州工业园内的大学基本上不设围墙,而大学教授的科研成功又可与企业无缝对接。

如此“开放”的苏州工业园到了收获的季节: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连续两年位列榜首、拥有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全国首个“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首个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中国首批指挥城市试点……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还只是起点,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的重要项目,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9月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称:双方要推动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两大旗舰项目提高质量和水平。

QQ截图20160906151159.jpg

在G20杭州峰会上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最接近新加坡的城市,未来还会更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培佳
公培佳

《华夏时报》编委、总编室主任,华夏时报网常务副总编辑,分管宏观新闻、新媒体、网络,多年任报纸头版头条主编、高级记者,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收藏趋势。曾任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2012年-2016年连续5年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初选评委,2017年中国经济新闻一等奖获得者。

+关注 私信

TA的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