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66亿港元负债年底到期 雨润急寻潜在投资方

作者:金晓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8-31 10:05:04

摘要:现今的雨润食品(1068.HK)已经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在其他肉类食品巨头赚的盆满钵满之时,雨润食品却仍然在苦苦挣扎着。根据其刚刚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89.87亿港元,同比降6.23%;净利润亏损6.7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7.24亿港元,减亏5200万港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现今的雨润食品(1068.HK)已经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在其他肉类食品巨头赚的盆满钵满之时,雨润食品却仍然在苦苦挣扎着。根据其刚刚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89.87亿港元,同比降6.23%;净利润亏损6.7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7.24亿港元,减亏5200万港元,亏损减少7.1%。

同时,《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即便是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雨润食品因为“卖地”风波而传出多家绯闻对象,而在该份财报披露的同时,负债高达71.38亿港元的雨润食品还在为“寻找潜在策略性投资者及为若干非核心资产寻求买家”而发愁。

亏损不止

根据公告显示,除了上半年净利润的持续亏损,雨润食品上半年的总体毛利还是有所增加。从2015年上半年的2.55亿港元增加40.3%至3.58亿港元;整体毛利率则较去年同期的2.7%上升1.3%至4.0%。

据悉,上半年,雨润食品的业务发展重点依然是销售及分销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其中,该集团冷鲜肉较去年同期增长4%,低温肉制品收益较去年同期则减少16.6%。

这主要由于待出售资产的减值亏损、应收出售附属公司款项的减值亏损、出售预付租赁款项及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亏损等非经常性亏损及政府补贴收入大幅下跌所致。

去除雨润食品管理层自身问题之外,目前国内猪肉市场并不景气,这也是造成其亏损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上半年,受市场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同比大幅上升约48%,最高达到每公斤约人民币21.4元,为近五年的最高位。

由于生猪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生产成本上涨,雨润食品在公告里透露,集团在适当的情况下调整了销售渠道,以提升利润为目标,减低向相对低毛利渠道的销售量。对此,雨润食品表示,随着猪农补栏的积极性慢慢恢复,供应状况应可逐渐改善,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将有所回落。

不过,虽然同属一片蓝天下,和雨润同属肉制品行业的万洲国际因为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海外业务的助力而促成公司赚的盆满钵满。根据其今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净利6.5亿美元,同比增长62%。

雨润食品为了提高业绩,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去年,6月8日,雨润官方微信号推送了一条“米中贵族|雨润稻花香五常大米飘香上市”的消息,消息内容显示,这是雨润食品涉足米业的首批产品,以“当季稻、低温鲜、订单制”为卖点。

等待买家出现

曾经的对手,如今已经不在一个起跑线上,雨润食品的未来路在何方?

据了解,从2012年祝义才辞去雨润食品董事会主席后,雨润的发展重心开始倾向房地产业务,该公司曾对外宣称,到2015年底,要在全国建成50个城市综合体,房地产销售金额超过500亿元。然而它的发展并不顺畅。有相关媒体报道,长期以来,雨润集团在二、三、四线城市均是“利用物流产业的配套开发,从地方政府获取大量低成本土地用于商品住宅开发”。2014年,雨润地产陆续开盘了四五个项目,分别位于成都、江苏和东北,但销售都不尽如人意。

对此,业内对其议论纷纷,“卖地抵债”等传闻接踵而至,不乏融创等绯闻对象的出现。但究竟真相如何,虽然截至发稿前,雨润相关负责人尚未回复记者的采访。但从其刚刚发布的半年报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上半年,雨润食品未偿还银行及及其他贷款及融资租赁负债为71.38亿港元。其中,有66亿港元的债务是今年底到期,但雨润食品表示到期后会继续借贷。

雨润食品在财报公告中表示,已经采取相关措施以减轻流动性压力和改善财务水平。包括积极与银行商讨贷款重续;实施全面政策透过削减成本及资本支出以监控现金流量;积极采取措施提升收取应收款项的收款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条救助措施就是寻找潜在策略性投资者;及为若干非核心资产寻求买家。

除了业内传闻已久的卖地风波之外,雨润食品在卖资产的路上已经走了很远。2016年3月,雨润食品出售一家属冷鲜肉及冷冻肉分部的全资附属公司的全部权益予第三方,出售的净资产金额为1266.8万港元。1139万港元的现金已于2016年6月30日前收取。出售附属公司的亏损为119万港元。

并且在雨润食品的预售清单中,近期还有一项:“2016年6月,管理层承诺一项出售一家属冷鲜肉及冷冻肉分部的全资附属公司的非流动资产予第三方的计划。该等资产预期于报告期末后十二个月内出售。”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