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敏:中国软件业知识产权保护须进入国际前沿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8-26 16:22:11
华夏时报特约记者 梁雪青 北京报道
正在调研国产基础软件产权等问题的全国政协和全国工商联,新近在京举行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座谈会,就涉及国产基础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定价、交易、质押,以及创新成果标准化和专利化等问题展开讨论。
与会者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郑默杰,以及国内民营企业代表等。
王钦敏在座谈会上表示,在国产基础软件的产权保护问题上,需要总结经验,需要跟上国际的前沿步伐。既要让国际上通行的产业技术标准成为中国国家制造业的产业标准;同时更要突出国内产业优势,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向纵深发展。
到会人士在讨论中认为,拥有国际专利有利于国内企业在国际上的布局和卡位,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仅拥有国内专利不利于对软件核心知识产却的保护。柏睿数据董事长刘睿民举例称,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分布式内存数据库的公司,他们在过往的实践中发现,仅申请国家专利和标准,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较弱,而如果走国际标准,则可以改善现状。目前国际知名厂商IBM 、甲骨文、SAP等都采用这类办法来进行行业布局和卡位。
刘睿民还提到,尤其对于那些保护知识产权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行业而言,走国际标准的路径尤为重要。中国在大数据产业迅猛发展的窗口期,应能够尽快提出自己的新的技术标准,即与国内行业顶尖企业一起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这既能促进国内产业技术标准的发展,也有望通过挑战国际权威标准,获得国际认可,以使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从而逐步取得产业竞争的主动权和优势地位。
据悉,此次座谈会是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高端发展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举行。会议指出,将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根据规划,中国将按照大批量、标准化、模块化的原则组织生产通用核心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先进基础工艺,重点提升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般认为,标准化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首要条件,不按标准就不可能被市场接受,而采用标准就必然使用他人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需要取得许可、支付报酬。目前在防范国外滥用各类技术标准,尤其是防范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和在标准领域里的经验优势控制国际市场方面,中国迫切需要拿出有力的武器,特别是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提出、评议和制定工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