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梁雪青:让包容厚德的文化之水渗透出去

作者:梁雪青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4-22 23:07:00

摘要:中国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因此中国文化实际上是水的文化。水利万物而不争,水至柔,但又无往而不利,水至深能以厚德载物,所以水是有容乃大的一个物质,又是一个厚德的载体。而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清晰地认知和认同中国文化

梁雪青

中国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因此中国文化实际上是水的文化。水利万物而不争,水至柔,但又无往而不利,水至深能以厚德载物,所以水是有容乃大的一个物质,又是一个厚德的载体。而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清晰地认知和认同中国文化,我认为首先应该建立一种可被符号标识的文化,这种文化符号化就可以把文化生动地展示给国际。这种文化的水流出去,润物细无声,向国际展示一个包容的、厚德的中国。

无论人群流动到哪里,真正首先能被认可的是你的文化,然后人群就会被接受。就像我们称美国为世界警察,因为美国的文化是自由、平等、力量。美国的所有文化体现的都是制度和力量,大家是否注意到好莱坞大片内容,就是充满力量和以力量保障的制度。而中国,历史上有道家、儒家、法家,但不管是哪一家,都体现出中国是一个有智慧、有内涵的民族,但这种内涵又不是能轻易在外在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如何把自己的文化用能被国际认识的符号展示给国际看,是真正让文化走出去的核心问题。

那什么能代表中国文化,什么符号能够容易被接受?我个人认为是梅花和牡丹,这两种花概括了中国五千年最典型的“绅士”形象。牡丹雍容典雅,富贵不迷乱,领百花而制法度,正是中国“绅”的代表;梅花傲骨凌寒,贫贱不堕落,重气节而作文修,正是中国“士”的代表。雍容与坚韧,气度与傲骨,也正是现代中国想要表达的中国人形象。这种契合,使得梅花与牡丹在代表中国文化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文化很质疑,认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的崛起是很可怕的。习主席“一带一路”强调的不仅是对外投资,更多强调了文化走出去,因为我们的领导层很清楚地意识到,光靠经济走出去容易遇到更大的阻力和抵制,只有让文化的水慢慢渗透出去,才能带动经济的大船扬帆启航驶向国际,所以文化先行是“一带一路”是否能够被国际接受的有力保障。

因为我们做投资的人都清楚地知道,所有的优质投资都强调附加值,就是你的钱,或你的资源能给当地带来什么有利于当地发展的影响,比如能否为当地带来生产力方面、生活方面创新与本质提高。在外界眼里,中国的文化显示了我们是一个守成的民族,但创新能力比较弱。而牡丹按姚余栋先生的考证研究,又恰巧是一个创新的民族符号,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把牡丹作为一个创新符号推出去,告诉国际,中国文化里流淌着创新的血脉,我们是如何体现的。就如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告诉我们,他们有力量、有制度、有创新;用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告诉我们,他们有生活,而我们用什么告诉国人和国际,我们有梅花的守成与牡丹的创新呢?中国也可以用中国的电影、图书、音像制品,让我们的文化以简单的、可被轻易识别的符号化的形式被更多的人,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让他们了解中国所具备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强调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包容、和平”的文化,而不是侵略的文化。否则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的过程中,就可能会产生“中国惶恐”。以我在国外的经历中,我发现国外一些人非常担心,勤劳的、不太懂得生活、但对挣钱有强烈意识及能力的中国人的到来会破坏他们的社会生活秩序和经济环境。所以宣扬中国文化中所涵盖的和平、包容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梅花与牡丹的美丽的文化标识符号在这种大形势下,用一种能够被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代表中国文化“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内涵向国际展示中国的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发言嘉宾为中銮文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北京甘肃企业商会副会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