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渗透鸿海经营手法 戴正吴上任9天推夏普扭亏新政

作者:卢晓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8-24 12:43:46

摘要:8月22日,上任仅9天的夏普新任社长、鸿海精密副总裁戴正吴在召开两天战略会议后,对外宣布了夏普在人事、运营、供应链等方面一系列的改革策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一个“鸿海式”的夏普正在初露端倪。

8月22日,上任仅9天的夏普新任社长、鸿海精密副总裁戴正吴在召开两天战略会议后,对外宣布了夏普在人事、运营、供应链等方面一系列的改革策略。

戴正吴表示,目前夏普最优先的是业绩成长。但他显然也意识到这需要时间。“2016年下半年就是要努力降低亏损,因此下半年将会非常辛苦。”戴正吴说。

组织人事调整

组织人事则成为鸿海改革夏普的第一刀。

戴正吴表示,夏普在组织架构上将成立人事评估委员会以及社长室两个新部门。其中,将于近期成立的社长室地位尤其关键。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夏普员工今后晋升和人事变动,基本都要经过社长室的批准才能发出任免令。

组织架构改革的背后,鸿海正试图在夏普确立起“赏罚分明”的人事制度。

戴正吴在8月22日写给夏普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提到,“将贯彻赏罚分明的原则,对于取得成果的人才,在待遇和职位上将给予相应的回报”。而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此前在给夏普员工的公开信中,也提到要对夏普全员进行绩效考核。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组织人事调整中,戴正吴对裁员的描述不再强硬。

今年6月22日,即将走马上任夏普社长的戴正吴对媒体表示,为了降低成本,夏普将在全球范围裁员7000人。

但两个月后的他不再强调裁员人数,同时还表示“如何提高营收是最重要的。可以的话,希望将夏普全体员工都留下来。但如果业绩没改善,裁员也没办法。”

为鼓舞基层士气,戴正吴还停止了夏普此前实施的减薪策略。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夏普从去年8月起,对普通员工和管理层分别实施了幅度为2%和5%的减薪。但戴正吴宣布,从今年9月份起,夏普将以补贴形式向普通员工补发这笔薪酬,恢复正常工资。而减薪5%的管理层则将根据绩效支付工资。戴正吴同时还表示自愿放弃出任夏普董事的薪资。

夏普还将在运营上与鸿海联系更紧密。

戴正吴对外表示,夏普将展开大规模的公司重组,把经营资源集中在商品企划、研发和销售,而采购和生产环节,则由母公司鸿海集团全面支援。此外,戴正吴还提出日后将全力推动以事业体为单位、自负盈亏的“分社化”经营模式。

一切为了扭亏

戴正吴宣布的一系列夏普新政并不突然。

事实上,早在鸿海今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已经确定会担任夏普新任社长的戴正吴就曾表示,会用鸿海精神经营夏普,也要求各单位彻底利润中心化,各事业群一定要赚钱。他当时还透露,鸿海已经规划了物联网、健康生活、智能家居、高科技、洁净能源等五个让夏普反败为胜的业务方向。

作为郭台铭亲选的夏普掌舵者,戴正吴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就是让这个此前一直深陷亏损泥潭的百年老店扭亏为盈。但这个任务并不容易。

夏普财报显示,其2015财年营业亏损达到1619亿日元,比2014财年480亿日元的亏损额增加237%。而其当期合并净亏损则高达2560亿日元,同比增加15%。而截至2016年3月底,夏普背负的债务已比资产多出312亿日元。

夏普在2016年第一财季的业绩略有好转。

财报显示,夏普当期的合并营收虽同比大减31.5%,但是在重组和成本削减等措施下,夏普25.17亿日元的营业亏损较去年同期骤减91%。而274.52亿日元合并的净亏损也比去年同期收窄20%。

在争取扭亏的同时,戴正吴还提出了“擦亮夏普招牌”的口号。戴正吴表示,他希望取消夏普此前的品牌授权协议,以提升夏普的品牌价值。日媒消息称,夏普将在9月派遣谈判人员、正式与被授权企业展开买回协商。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2014年,夏普将欧洲电视机的生产、销售授权给斯洛伐克的电视机制造商UMC,白电产品在欧洲的生产和销售则授权给土耳其的Vestel公司。而在2016年1月,夏普又同样以品牌授权的方式,将北美电视业务卖给中国家电企业海信。

“作为夏普的领导者,我的使命是带领这家公司实现复苏,不能再有一点延迟,”戴正吴在8月13日就任夏普社长时曾如是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