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航班电子设备禁令有望解除 中国民航拟彻底开放空中互联网服务

作者:王潇雨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8-19 20:04:08

摘要:尽管新修订的行业法规旨在对航班上违规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行为施以更为严厉的处罚,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全球民航业逐渐解除“电子禁令”这一大趋势下,中国的航空公司仍然将在重重限制之下推行空中互联网业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尽管新修订的行业法规旨在对航班上违规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行为施以更为严厉的处罚,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全球民航业逐渐解除“电子禁令”这一大趋势下,中国的航空公司仍然将在重重限制之下推行空中互联网业务。

相反,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中国的民航监管部门正在推动行业运行相关规则的修订工作,这也将使目前受限颇多的机上互联网业务得以松绑,从而为航企打开新的盈利空间。

限制还是开放?

全球最大的空中互联网服务提供商Gogo Inc.(下称Gogo)宣布已经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将在今年10月开始为往返于中国的国际航班提供机上WiFi服务。

这将是Gogo的机上互联网业务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尽管在北美等地区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中国市场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机上互联网服务一直未能全面展开,而是由几家航空公司在部分航线进行试点运行。

Gogo将和一家名为China Telecom Satellite的公司合作在中国开展相关业务,其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意味着乘客在搭乘航班飞入中国领空之后将能够继续享受Gogo提供的机上互联网服务。”

而在此前,尽管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始提供机上WiFi业务,但乘客在使用前都会被告知,当航班在中国领空飞行时,这一服务暂时无法使用。

此外,Gogo在今年三月与中国本土的喜乐航科技达成协议,计划在两年内对50家飞机完成卫星上网设备的改装,通过在飞机上加装全新设计的天线等设备,从而使用Gogo所研发的2Ku技术实现最高每秒70兆传输速度的卫星网络接入服务。

然而,尽管早在2011年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便主导了进行了空中互联网服务的试验性探索,国内包括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在内的几大航企也早已经开展了相关的测试及局部运行,但至今这一在欧美已经逐渐成为普遍服务的业务仍未在国内大规模推广。

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内尚未像其他地区那样对航班上使用手机等相关电子产品的限制完全解除。

就在今年8月8日,民航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违反规定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一条被写入新修订的《民航法》,进一步提升了处罚力度,对于相关违规行为罚款的上限高达五万元,更为严重的甚至将会面临刑事处罚。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法规,所以机上WiFi服务的提供方式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比如只能使用航空公司提供的特定设备在飞行过程中使用互联网服务或者只能使用机内局域网接入服务。

但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变,一位接近民航局的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行业管理机构正在推动机上使用电子设备的法律修订工作,最快将在今年底完成。

事实上,相关工作早已经展开,去年开始民航局就对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修订进行了意见征集,其中对电子设备禁用的相关条款中增加了“任何合格证持有人认为使用时不会影响飞机导航和通讯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由合格证持有人对特定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情况验证后决定”等描述,这也表明了行业监管机构有意放宽对手机在内的编写电子设备在机上使用方面进一步放开的思路。

资深民航观察人士沈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现有规章下禁止使用手机,如果用了属于违规,需要重罚。但是如果将来放宽限制,使用手机飞行模式合规,那必然会修改对应法规和罚则。”

非航业务迎转机

事实上,目前全球主流的航空公司几乎都已经或者正在完善其机上互联网业务的布局,这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够通过这一业务获得更多利润。

但在与中国相关的航线业务上,这类服务此前无一例外无法开展。这也意味着即使购买了全程的机上WiFi服务,在飞往欧洲及北美的航班上也将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航程无法使用这一业务。

而这一情况在去年也开始有了变化,去年十月民航局宣布德国汉莎航空的49架飞机机载移动平台地球站可以在中国境内临时使用Ku频段,接入中国电信卫星通信网,进行航空机载通信业务试验。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民航局早已经在为全面开放机上WiFi业务以及解除手机等电子设备限制的计划有所准备,而Gogo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则是这一业务领域即将全面解除限制的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政策的变化对于目前过于依赖主业收入的中国航空公司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尽管近两年在客运业务上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但在非航业务上的商务拓展能力一直是中国航企的一个弱点。

早已经开展机上WiFi业务的欧美航空公司均已经尝到甜头,并迅速通过改装的方式扩大机队中可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飞机数量,而波音和空中客车等飞机制造商也逐渐开始将相关设备作为标准配置在新交付飞机上开始提供。

根据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发起的一项针对航空乘客的调查显示,乘客期望能在旅途中连接可靠的网络,与亲友保持联系、处理工作或尽情娱乐。如果其他航空公司能满足这一需求,乘客将义无反顾地更换自己以往的首选。超过五分之一的乘客(21%)已经放弃了此前首选的航空公司,转向机上Wi-Fi 服务更好的航空公司(2014年的比例为17%)。机上网络服务显然已成为乘客选择航班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左右着三分之二以上(68%)的乘客预订航班的决策。

目前美国几大航空公司都能够提供选项丰富的机上WiFi服务种类,比如达美航空公司与Gogo合作,可以在国内航班提供半小时起步到包年的多种套餐。而美国航空公司还可以给乘客提供价格低廉但只能使用社交软件聊天的机上网络服务,新技术早已经开始如同航班不同舱位一样开始实现多样化的服务。

这对于中国的航空公司而言显然是一个新的机遇。在卖机票之外,中国的航空公司也开始试图通过附加服务来赚取额外的利润,但就应用前景而言显然机上WiFi市场前景更为看好,因此在法规尚未放开之时,早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