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 打造投资交易金字品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简宁 北京报道
进入7月,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自2015年6月19日在北京金融街挂牌成立以来已经满周岁了。
一年来,作为资金专营机构,资金运营中心精心打造投资交易业务特色,投资交易品牌引人注目,一年耕耘,收获了令人欣喜的业绩。
2016年上半年,资金运营中心实现盈利7.5亿元;货币市场交易量7.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10%;债券交易量逾4500亿元,同比增长约400%;黄金交易量28吨,同比增长约47倍;黄金租借交易量26吨,同比增长近4倍。
服务京津冀经济发展
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是在原资金交易部的基础上成立的。在资金业务开展初期,北京银行积极投资国债和企业债券,支持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并成为财政部储蓄国债代销试点银行;先后取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一级交易商、银行间债券市场双边报价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创始报价行资格。北京银行交易金融业务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历史性嬗变,一路走来取得了丰硕成果。2015年上半年末,北京银行资金投资规模达到近4000亿元。
作为北京地区唯一一家资金专营机构,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成立之初就定位于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创新金融服务的资金专营机构。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要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我国经济第三增长极。作为根植于首都的北京银行,立足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将资金运营中心设在北京,就是要充分发挥北京金融资源优势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年来,资金运营中心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寻找新项目、好项目,寻找业务增长点。在北京、天津、河北多地实地考察项目,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府产业基金投资项目。
资金运营中心充分发挥投资、融资功能,对10多个项目提供融资近百亿元,满足了能源、交通、环保、保障房建设、市政设施等领域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融资需求。
2015年,资金运营中心开展基础设施、基本建设融资近1000亿元,开展高科技、产业开发园区建设融资200亿元。
不仅如此,资金运营中心在重点拓展京津冀区域市场之外,还积极拓展长三角地区业务。2016年初,资金运营中心上海业务团队在上海自贸区成功开展各项资金交易业务,提升了参与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交易能力。
实施“一二一”发展战略
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实施“一二一”业务发展战略:即依托一种优势、打造两个平台、建设一个中心。具体讲,就是依托北京金融资源聚集优势,打造先进的投融资平台和金融产品交易平台,建设非信贷类金融产品创新中心。
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拥有本外币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衍生产品市场的全业务牌照。1998年北京银行首批获得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一级交易商资格;2001年首批获得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双边报价商资格;2005年获得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资格。
2006年首批获得财政部、央行储蓄国债代销试点资格;2007年成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创始报价行并保持至今;2007年获得记账式柜台国债交易资格;2008年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金融类会员;2014年作为首家城市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一直以来,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积极活跃在金融市场上,为企业提供债券、外汇、黄金等产品与资讯服务。
据记者采访进一步了解到,资金运营中心高度重视交易团队建设,先后选派优秀交易人员赴美国、荷兰、新加坡、香港培训实习,形成了一支能征善战、勤奋务实、充满活力的专业金融团队,构成了北京银行金融交易业务的主力军。
资金运营中心各类金融交易能力大幅度提升,积极开展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交易业务,交易规模大幅增加。
2016年上半年,货币市场交易量7.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10%。做市商排名较2015年末上升22位。上半年现券成交近3000笔,同比增长4倍;现券业务交易价差收入同比增长近70%。
同时,随着资金运营中心黄金交易业务快速增长,北京银行推出了“黄金租借”业务,为客户提供全业务链、一站式服务,受到产金、用金企业客户欢迎。
对于产金企业而言,通过黄金租借模式,除了锁定盈利之外,还可以在金价处于高位时,卖出租入的黄金实现提前销售,而后再生产黄金归还银行;对于加工企业,可通过先租入黄金,加工销售后再买入黄金归还银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京银行提供的“租金还金”模式,租借费用低于贷款利息,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资金瓶颈,满足了客户的融资需求。
短短两年多,黄金租借产品快速发展,成为黄金生产加工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也成为资金运营中心的明星产品。2014年,该业务规模增长了100%。
此外,资金运营中心通过多项举措实现了黄金产品创新、交易策略多元化。通过完善黄金业务管理系统,新增黄金询价业务模块和伦敦贵金属业务模块。加强产品创新,新增黄金跨市场套利交易、黄金询价套期保值等新业务,实现收益和交易量双增长。
2016年上半年,自营黄金交易量28吨,同比增长约47倍;实现黄金价差收入同比增长约8倍。黄金租借交易量26吨,同比增长近4倍;黄金租借中间收入同比增长近200%。
拓展新业务增长点
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积极建设非信贷类金融产品创新实验室,取得较好成效。2016年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各类金融工具层出不穷。
上半年,地方债券发行规模超过3.5万亿元,接近2015年全年发债规模3.8万亿元。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提速,上半年,发行规模超过280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00亿元增长了超过70%。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多样化,公司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同业借款、同业投资资产、非标资产、信托公司财产权、租赁公司资产、汽车金融公司债权、企业各类应收款债权等均成为基础资产。
面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与变化的新形势,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制定相关投资业务操作规程,完成了投资业务会计核算、业务系统开发、投资金融工具估值等基础建设。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务转型和支持实体经济的一种金融产品创新,是中国金融市场的新兴蓝海业务。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浪潮中,资产证券化以其巧妙的设计、多重的功效被发明创造出来登上历史舞台,被金融界接受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
为此,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不断探索,设计出一套服务中小企业信贷资产、适合中小银行特点的稳健的资产证券化方案。
2014年5月,北京银行成功发行我国城商行第一支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截至2015年6月,北京银行成功发行三期共207亿元资产支持证券。
2015年9月,北京银行以私募形式发行首单约65亿元财产权类资产证券化产品。优先级A1期限6个月、优先级A2期限9个月、优先级A3期限29个月、次级期限30个月。由于基础资产质量优异,优先级A1、A2、A3均为最高级AAA评级,创资产证券化产品最高评级。优先级产品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高度认可和好评,认购倍数达到近1.5倍。
北京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内生性方式再生资本,盘活存量,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为走资本节约型业务发展之路做出了有益探索。
此外,资金运营中心重视金融机构客户和企业客户开发工作,积极与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创新业务合作和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计划投资。创新类金融工具投资达到数百亿元,并保持了投资资产质量为零不良率的优良投资记录。
2016年6月末,交易业务金融机构客户达到320家,其中包括各类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等。开展业务合作的企业客户达到130家,为客户提供投融资服务、理财服务、债券投资交易业务服务、资产证券化服务。
在服务客户方面,资金运营中心充分利用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多种金融工具的组合,探索和完善各项融资方案的可行性,为客户提供最优融资方案,处处为客户着想,合理降低客户杠杆率,增强财务稳健性,受到客户好评。在融资利率报价上,尽最大可能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强化风险管控机制
风险管理不容小视。资金运营中心货币、债券、外汇、衍生品交易采用国际先进的彭博交易系统、路透交易系统、英国MISYS公司前中后台一体化资金业务集成处理系统(OPICS),贵金属业务采用自行开发的交易管理系统。先进的系统为资金业务安全、稳健的运行提供了基础平台与技术保障。
据悉,资金运营中心实行实时管控的风控体系,风险管理采取风险管理总部派驻制度。
风险管理总部设置资金交易风险管控室,将市场风险管理专业人员派驻在资金运营中心,对资金交易业务实行全面实时管控。在战略合作伙伴荷兰ING的支持下,资金运营中心交易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接受ING集团专业系统培训。北京银行核算中心负责资金运营中心全部资金交易业务的资金清算与账务集中处理。资金运营中心实现了前台、中台、后台的完全独立与相互分离。
同时,资金运营中心严格执行业务授权及业务授信制度。实施交易对手准入管理制度,按照前、中、后台业务职能和管理职责进行风险把控,严防业务风险,确保业务合规。在制度建设方面,资金运营中心实行业务制度先行、强化风险嵌入交易业务管理,全流程把控业务风险,制定了《贵金属交易业务操作规程》等一系列业务制度,确保业务开展有章可循;制定了投前、投中、投后管理规范;实行全流程业务见证管理制度,防范业务操作风险。
站在新的起点,北京银行行长张东宁表示,北京银行将始终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本,以服务客户为己任,矢志探索,锐意创新,努力发展成为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交易明星,迈入走向卓越的新征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