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国际资产 布局全球产业链 中粮国际来了个“洋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成立一年时间的中粮国际,满载着中粮集团的厚望,近日又迎来了新帅。7月18日,中粮集团宣布任命Matt Jansen为中粮国际CEO。以整合中粮集团旗下的包括来宝农业等重要资产在内的海外业务的中粮国际,在中粮集团的国际并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洋帅的上任也向外界透露中粮集团将更深层次地在海外大展拳脚一番了,而中粮农业和中粮国际的整合也将步入正轨。
接地气的洋帅
7月18日,中粮集团官网发出新闻通报确认中粮国际宣布任命Matt Jansen为CEO,同时,Matt Jansen将继续留任中粮农业CEO。事实上,早在前一天,中粮已经在海外发布了该消息,并且明确指出这样的安排背后,是中粮农业和中粮国际之间的整合。
当中粮发出这一消息之后,令业内感到困惑的是,中粮国际为何会聘请一个外国人作为首席执行官?根据该通报显示,Matt Jansen在农业领域拥有25年从业经历,于2015年5月起担任中粮农业首席执行官,曾任ADM集团高级副总裁、ADM集团全球油料事业部总经理兼ADM集团首席风险官。
此前,路透社5月时曾经报道,身为中粮农业CEO的他在出席一个在美国举行的投资者会议时表示,有很多美国的农业公司希望能和中粮农业合作在中国拓展销售,对于中粮农业来说,从根子里就是一家中国公司。
掌管海外大权
去年5月,中粮集团同中国投资公司合作投资,成立中粮国际控股公司,并借由该公司打造综合性国际农产品交易商平台。
据了解,中粮国际控股公司成立后,中粮集团将持有中粮国际控股81%的股份,而中投则会持有19.9%。其中,中粮会将手中持有的来宝农业(Noble Agri)股份及荷兰谷物交易商尼德拉(Nidera)的股份注入中粮国际控股。
当时还未离职的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就曾提出,要将中粮打造为全球农产品市场中的重要企业。他表示,希望中粮成为国际型企业。他还表示,中粮计划在北美洲拓展业务。
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中粮国际的成立,是中粮集团对国际交易资产的整合,令中国能确保从海外市场获取更多谷物,减少对国外农产品交易商的依赖。此外,中投对该控股公司的投资,也暗藏着中国加强对食品进口控制力度的愿望。
眼下,不断增长的收入、日益丰富的饮食以及可耕种土地及清洁水资源的短缺,预计会在未来推升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量。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中粮国际的主要职能就是将上游的粮源掌控和农产品贸易能力与中粮集团在中国所属区域的下游加工和分销网络紧密联系,打造布局全球的全产业链。其去年的销售额约169亿美元,在全球29个国家有1万名员工,并拥有分布在各地的45处农业相关资产,年销售农业产品4700万吨。
“全球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中粮国际有机会为新兴市场提供服务,成为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农产品企业。”Matt Jansen在上述通报中表示,“非常感谢中粮国际董事会认同我们的发展规划,我将尽力达成目标。”
拉开和中粮农业整合大幕
对于新帅的上任,中粮集团总裁、中粮国际董事长于旭波评价, Matt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带领中粮农业改善了经营业绩。中粮国际全资收购中粮农业后,整合事宜作为企业发展蓝图中的焦点问题已经提上议程。“期待Matt在新的岗位上能够提高中粮国际整体运营水平、经营利润和投资者收益,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达成,实现可持续发展。”
除了和中粮农业业务的整合的目的之外,Matt Jansen的上任也体现了中粮在海外业务做大做强的信心。
众所周知,目前,中粮正在打造一个国际大粮商的角色。近年来,中粮频繁地在国际粮食贸易领域出手收购,包括投资超过30亿美元来买Noble Group的农业业务,并且买下了处境艰难的Nidera(尼德拉)公司的大量股份。
不仅如此,近期,外媒还报道中粮集团正在努力寻找加拿大和美国的机会,以便能得到北美粮食和油籽业务以用于出口。
根据中粮集团的规划,中粮集团将与中粮农业、Nidera进行资产整合,到2019年实现整体上市。
今年3月, 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披露“中粮集团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具体内容:中粮集团“十三五”规划要实现三个目标:打造全产业链的国际化大粮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现代企业。2020年营收7500亿元,利润总额150亿元。
成为全产业链的国际化大粮商是中粮第一大目标,也是企业发展目标。中粮指出,“目前中粮集团总资产超过4500亿,已经是全球四大粮商之首,未来5年,中粮集团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增强综合竞争力,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化大粮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