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国旅整体并入港中旅 国资旅业巨头合并 央企重组再涉新行业

作者:王潇雨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7-12 12:40:14

摘要:央企重组继电信、能源以及交通等行业之后,央企重组的进程终于推进到旅游行业。早在今年2月便已经通过资本市场启动前期准备的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旅)和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下称港中旅)重组事宜也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央企重组继电信、能源以及交通等行业之后,央企重组的进程终于推进到旅游行业。

早在今年2月便已经通过资本市场启动前期准备的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旅)和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下称港中旅)重组事宜也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于7月11日发布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国旅整体并入港中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按照这一整合进程,国旅不再作为国资委监管企业,同时国资委旗下直管的央企数量也从近二百家缩减为目前的105家。

旅游业央企领头羊合并

根据国旅旗下上市公司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国旅)今日发布公告称,中国国旅成为重组后港中旅旗下的上市公司。国旅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国资委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两大旅游集团重组早有预兆,其中华侨城将所持5.4%中国国旅股份转让以及港中旅在去年年底宣布将旗下钢铁业务剥离,无偿转让给河北国资委的举措都被认为是在为重组铺路。

今年2月23日,国旅旗下上市公司中国国旅以及港中旅旗下A股上市公司华贸物流与港股上市公司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通知,获悉“中国港中旅集团与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这也正式揭开了两家旅游行业央企领头羊的合并大幕。

国旅主要从事旅行社、旅游零售和旅游综合项目投资开发三块主要业务,曾经在2004年与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进行过重组。而港中旅是总部位于香港的央企,旗下拥有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区以及地产等多元化的业务板块。2015年,国旅实现营业收入212.92亿元,净利润15.06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国旅总资产157.31亿元。

而港中旅作为总部位于香港的央企,其主要业务范围涵盖了旅行社、酒店、景区、地产、金融、物流等多个领域,截至去年年底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5亿元,利润总额23.7亿元。

从规模来看,两个集团合并之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旅游企业,这也符合国资委在整合央企的过程中提出的强强联合思路。

民营及地方性国企占行业优势

国内旅游业随着消费的转型升级从而在快速发展中正在悄然从景点旅游想全域旅游转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也持续上升。

国家旅游局也适时在2016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在旅游投资促进和消费升级方面实现新突破,争取将旅游业作为重点领域。特别要在推进双+双创(旅游+、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

然而,与其他诸多央企引领的行业不同,旅游业目前无论是市场占有率、活跃度以及总体规模而言,一些民营以及地方性国有企业一直占据着较为强势的地位。

特别是以携程、同程以及途牛为代表的在线旅游服务商已经借资本之势快速扩张,将业务从线上开始向线下渗透,对传统旅游企业构成了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地位。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在线旅游企业已经将传统旅行社市场份额甩开,并且这一趋势还将随着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渗透更加明显,而传统的国有旅行社在新技术和新环境的冲击之下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

这恐怕也是两大旅游集团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得以实现重组的重要先决条件,面对新消费形势之下水涨船高的旅游“蛋糕”,能够切走多大的份额早已经不是单纯占有资源优势的央企所能占据主导地位,而更多则要依靠更多元化的渠道以及新技术的引领。

根据中银国际发布的相关分析报告显示,合并之后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有望提升;后续基于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资金等层面的支持有望得到强化。国家对于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且行业本身具备高增长和契合消费升级的双重属性。后续有望凭借中国最大旅游央企的定位和优势,在海外旅游资产并购(旅游零售领域)以及国内景区资产整合等领域加快布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