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顶着反垄断调查压力拟收购剩余49%股份 宁肯折价募资 华润啤酒呈“逆反心态”

作者:金晓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7-08 23:12:06

摘要:7月6日,华润啤酒发布公告称,将通过供股筹集资金约95亿港元,用于此项收购资金以及公司的其他运营。看来华润啤酒对于此项收购势在必得,而一旦收购成功,对全资拥有雪花品牌的华润啤酒也将为其亏损的业绩增色不少,国内整个啤酒行业的版图也将划分重组。

顶着反垄断调查压力拟收购剩余49%股份 宁肯折价募资 华润啤酒呈“逆反心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即便是商务部正在对这项收购进行反垄断调查,却也丝毫未减华润啤酒(00291.HK)从SAB Miller Asia手中买下49%雪花啤酒股份的信心。

7月6日,华润啤酒发布公告称,将通过供股筹集资金约95亿港元,用于此项收购资金以及公司的其他运营。看来华润啤酒对于此项收购势在必得,而一旦收购成功,对全资拥有雪花品牌的华润啤酒也将为其亏损的业绩增色不少,国内整个啤酒行业的版图也将划分重组。

筹资95亿港元

华润啤酒发布的公告内容显示,公司建议每持有3股股份获发1股供股股份的基准,按认购价每股11.73港元进行8.11亿股供股,所得款项净额95.14亿港元。

一次性筹借如此大笔资金,华润啤酒早已布好了下一盘棋。据华润啤酒首席财务官黎宝声表示,供股集资所得约95亿港元部分用作收购由SAB Miller Asia持有49%雪花啤酒的股份。

同时,黎宝声还透露,该公司已研究不同方式取得资金作收购,包括运用内部资源及向银行贷款等,最后认为供股集资在公司财务上较为灵活,故用此方式筹资。此外,从公司及股东的立场而言,此做法对各方最好,若选择向母公司华润集团配股,股东会认为股份被摊薄,现在各股东皆可进行供股,便不会影响股权比例。

一面是华润啤酒如火如荼地为此次收购大步前进,一面却是商务部还正对该收购进行反垄断调查。不过,华润啤酒的态度对此依然乐观。

“目前没有看到障碍问题,团队很乐观,有信心完成收购,若今年完成收购,那么收益将会在明年体现出来。” 关于商务部对收购事项的审查是否能被通过,黎宝声表示。

不过,值得投资者留意的是,华润啤酒还表示,如果该收购未能完成或是延迟很长时间,公司会将集资所得用于潜在投资和收购,不过目前没有明确的投资和收购计划。

据华润啤酒方面透露,目前与商务部的商讨未见有潜在问题,有信心可通过反垄断审查,124.4亿元的收购价将以内部资源、供股及其他融资、母公司借贷三方面支付,届时将按市况决定供股资金用于收购的比例。同时,目前SAB Miller与百威英博的合并进展顺利,非洲的部分已完成合并,只余下中国及另一市场的合并,若年底前可如期完成,雪花啤酒的盈利将可在明年全面反映。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供股的包销商是华润啤酒的母公司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对此,黎宝声表示,母公司100%包销是反映对华润啤酒的前景及信心,并非想变相增持,又认为30%的折让合理,相对于收购SAB Miller手持的49%雪花啤酒股份后的收益全数体现,供股作价仍对股东有好处。

重写啤酒市场

此前,由于全球最大啤酒商百威英博与南非SAB Miller进行合并,百威英博本身有内地啤酒业务,SAB Miller所持的49%雪花啤酒股权,将触及内地反垄断法,故SAB Miller需要向雪花啤酒的51%股权持有人华润啤酒出售全部所持股份,最终华润啤酒决定以124.4亿元向SAB Miller回购49%雪花啤酒股份。

摩根大通发表报告认为,预计若华润啤酒对雪花啤酒剩余股权的交易在8月完成,雪花啤酒将有4个月的业绩合并到华润啤酒,可令华润啤酒2016财年息税折旧前利润上升32%,预计净利能上升29%,每股盈利可增加13%。

对于此项收购,华润啤酒本身也认为会带来利好甚至改写业绩历史。数据显示,2015年,录得亏损扩大至39.95亿港元;营业额1331.03亿港元,同比下跌21.18%。

华润啤酒首席执行官侯孝海指出,华润集团对行业整合持乐观态度,并无加价计划,预期下半年行业情况未必有太大好转,全年行业表现料持平,会继续维持雪花啤酒表现优于同业平均水平。

而对于今年的业绩展望,他认为:“从整体趋势来看,行业状况不会出现明显的好转和恶化,而华润啤酒在整个行业负增长的情况下,希望能保持一个明显好于行业的发展状况。”

纵观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平均售价上升,市场整合也在持续。摩根大通认为,虽然华润啤酒的产品组合中缺乏国际大品牌,但未来3-5年这对华润啤酒都不是问题。内地啤酒市场八成是大众消费,两成是中端消费,而华润啤酒已由低端市场转移至中端市场。

确实,中国啤酒行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近年来啤酒巨头的相继扩张,以及各地跑马圈地的兼并与收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目前啤酒行业的竞争已进入寡头贴身肉搏阶段,整体走势开始由前期的扩张状态进入整合调整的状态。

其中,雪花、青岛、燕京为主的三大国有品牌以及英博百威、SAB、嘉士伯三大外资品牌为主。二线品牌以珠江啤酒、金星啤酒、金威啤酒等为代表,目前徘徊在亏损或者低盈利,甚至“卖身”的边缘。此次华润啤酒如果完成对雪花啤酒剩余股份的收购,后续的啤酒市场又将被重写。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