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风险堆积,英国央行 “放大招”

作者:梁婷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7-08 23:12:06

摘要:上周二开始,当市场开始逐步反弹时,外界开始越来越倾向于想像,脱欧似乎并没有预料的那么“寒冷”。

脱欧风险堆积,英国央行 “放大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梁婷婷 北京报道

上周二开始,当市场开始逐步反弹时,外界开始越来越倾向于想像,脱欧似乎并没有预料的那么“寒冷”。不过,如此的“轻度”愉悦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7月5日,在市场显现断断续续的反弹一周之后,处在脱欧风暴中心的英国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重新刷新了市场对英国脱欧的定义,“寒冷”或许已经不足以形容脱欧即将给英国带来的局面。

下调资本缓冲要求

从脱欧后英国的经济增长、财政赤字、商业地产到居民债务,以及金融市场,满眼望去,英国央行的这份报告只深深地传递着一种单调的情绪,那就是无限的沮丧。根据英国央行的数据,从公投前一天的6月23日到7月1日,英镑汇率已经下跌了9%,英国的银行业股价平均缩水了20%,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下跌了52个点。事实上,截至7月6日,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下跌至0.76%的创纪录新低。英国央行明确表示,英国脱欧带来的风险正在逐渐具体显现出来。

无论是短期内被“抛售”,还是中长期可能接受全方位的“锤炼”,英国央行在报告中传递出的对英国经济和金融稳定的低落情绪,随即让市场“肾上腺素”剧增,恐慌重启。

比负面情绪更具杀伤力的是,英国央行在报告中还重磅宣布,把在今年3月份才刚刚上调了的银行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从此前的0.5%下调至零,并称这一资本缓冲要求将预计一直维持到2017年的6月。根据英国央行的数据,资本缓冲要求的这一下调,将给市场释放出约1500亿英镑,折合1990亿美元的信贷增量。根据要求,这些释放出的空间,只能被用于信贷,而不能被银行用作自身的支出以及股权分红。然而,这似乎可能只是英国央行一次“一厢情愿”的救赎。实际操作层面,脱欧的高风险下,银行有多强的意愿增加信贷着实是个问题,毕竟不良贷款率本就不低,再加上脱欧的高风险,银行不得不进行细致的盘算。而举债人到底有多强的动力增加信用贷款也颇有疑问,毕竟英国经济的低增长,甚至是可能在脱欧后出现的衰退,以及已经依稀可见的上涨的失业率,都在打击着信贷的需求动力。

英国央行的这份金融稳定报告发布后,市场反应相当剧烈。英镑兑美元一度跌破1英镑兑1.30美元,刷新31年的低位。标普500下跌0.7%,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61%,纳斯达克下跌0.82%。欧洲方面,Euro Stoxx50下跌0.93%,DAX下跌0.89%。具有避险属性的黄金、日元、美国国债以及日本国债等重新上演新一轮的被追捧,其中,期金一路拉出了一条近15美元每盎司的上涨弧线,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再一次创下新低,日本2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首次跌破零。

危机丛生

其实,即使英国央行在金融稳定报告中不“面露难色”,脱欧对英国的冲击也可以通过英国央行行长此前的讲话,以及英国最近出现的地产基金遭受集中性赎回事件上清晰地显露出来。

6月30日,英国央行行长卡尼曾发表了一次讲话,他个人认为,英国经济的前景正在逐渐恶化,这就要求在今年夏季有来自央行的新货币宽松政策。虽然卡尼竭力撇清,称这只是他的个人观点,并非代表整个货币委员会的立场,但卡尼对新一轮货币宽松松口之快,确实让外界意外。毕竟卡尼表态时,只是在英国公投之后的一周之内。而在当时,绝大多数人都坚持认为,英国脱欧的威力到底有多大,还尚须一定时间来衡量。按照时间表,英国央行将在7月14日进行议息,届时英国央行是否真的急于“大动干戈”,用货币政策来自我救赎,大抵可以看出。

如果说以上都只是英国央行方面传递出的悲观,那近日来,英国四大主要的地产基金受到大规模的集中赎回,则更是从另一个维度越加立体地刻画出了脱欧给英国带来的巨大冲击。

由于普遍预期脱欧后英国地产价格将会大幅贬值,近期赎回地产基金的需求猛增,不堪重负下,从M&G到Standard Life以及Aviva Investors,再到Henderson,英国已经有4家大的地产基金相继宣布暂停赎回。根据相关数据,Standard Life管理着约29亿英镑的资金盘口,M&G管理的资金盘口约为44亿英镑,Aviva Investors管理的资产规模为18亿英镑,再加上Henderson管理的资金盘口,这些暂时不能被赎回的资金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接下来,这些地产基金公司一方面可能寻求银行的支撑,一方面则可能通过抛售手中的地产才能筹措到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与日俱增的赎回。而抛售手持的地产无疑将进一步打压英国的地产价格,让本就摇摇欲坠的英国地产业雪上加霜。

危机丛生之际,英国央行已经出招,毋庸置疑,接下来会有来自英国央行的更多组合拳。但英国央行到底能多大程度上力挽狂澜却不得而知,毕竟央行们的效力已经越发有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益闪耀中国-线上投票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