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应急资金年年有 为何管网建设却说没就没?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7-07 14:14:34

摘要:南方的一场强降雨,在连续多日的不停歇中,终于演变成一场洪水的肆虐。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给部分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苏州报道

南方的一场强降雨,在连续多日的不停歇中,终于演变成一场洪水的肆虐。

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给部分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截止7月3日,全国已有26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942千公顷,受灾人口328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尽管与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相比,受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大幅减少,但直接经济损失偏多51%。

为支持受灾严重的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做好灾后恢复建设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追加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85亿元,支持上述地方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地区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应急恢复建设。

灾情之下,有关防汛、城市排水系统的疑问,逐渐浮上水面。尽管渍水与洪水并不是一个量级,但在渍水都解决不了的前提下,谈防洪无异于纸上谈兵。

“在此次洪涝灾害过程中,多地发生严重的内涝,折射出我国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的滞后。未来,随着洪水的退去,防洪和排水投资必将成为新一轮基建投资的重中之重,按照目前的城市排水能力来看,还远远不能满足防洪的要求,未来仍有相当大的投资空间。”华创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屈庆表示。

事实上,2013年,武汉市立下军令状,将以超常规措施治理排水系统,在这项名为“海绵城市”的系统工程里,武汉市提出,计划投资130亿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在3年内完成300公里的官网建设。不过,3年已过,目前130亿的投资计划只完成了40多亿。这不到计划三分之一的排水工程,在这次暴雨中,也起到大作用,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中心城区道路不再处处“看海”。

“过去为了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都是先地上后地下,基础设施滞后,标准偏低,当今天想改变这个状况的时候,就难上加难了。地下不只有排水管,还有供水管、供电线路、供油管道、网络线路等支撑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当这些都埋在地下,现成的拓宽空间就非常有限了。”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程晓陶介绍。

难以拓宽的空间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管网建设资金投入全凭借城市管理水平,并没有任何可以依托的政策。

“一些城市并不需要大力建设地下管网,比如说青岛,可能每年投入就会小一些。另一些城市可能很需要花大力气,投入大笔资金来建设地下管网,但是却不愿意做,也没有部门说这样不对。投入多大,建不建设,主要看城市管理水平。”浙江省财政厅一位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公众看来,与其城市内涝造成损失后,花大力气救灾,不如将功课做在前。不过,上述财政厅负责人表示,仅从预算来看,两笔钱并不是同样的钱。

“应急保障工作每年都要做,按照《预算法》规定,每年有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3%作为设置预备费,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但管网建设的费用并不是每年都有,有规划、需要建设的时候,才会做基础建设中做相应的预算。”上述财政厅负责人表示。

一个好消息是,武汉市水务局表示,由于征地、建设等原因导致的部分重要排水项目建设滞后,今明两年将加大力度建设,预计到2018年底,大部分重点项目能够建成投入使用,武汉市城市内涝问题将进一步缓解。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