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绍的新挑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屠光绍要回京了,6月28日,他接替李克平正式成为了中投公司总经理,掌管中国主权财富基金。2007年从证监会调往上海负责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至今已经9个年头,屠光绍历任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一直负责上海经济、金融、交建以及国资四大领域,主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在上海的财经媒体眼中,屠光绍是记者见到并接触最多的上海市政府高官。各种经济金融论坛上屠光绍的演讲总会干货满满,引用诗句的开场白,对于上海金融改革的方向目标也都是由他释放出最新消息,而他本人在演讲中对某一领域的认知解读从不照本宣科。
屠光绍上个世纪80年代从北大经济学硕士毕业进入北京市委工作,做过北京市商贸工委宣传处副处长,对于媒体记者有着特殊的感情。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今年某次会前,屠光绍很早到场,他看到摄像记者在调试机器,想体验一把当记者的感受,就走过去问:这个摄像机有多重?然后弯腰拿起来,硬是想举起来扛在肩上,后来被劝住。
“身份”转变之后,屠光绍从曾经的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经常站在台前面对太多的聚光灯,去执掌近万亿美元的外汇资产投资,外界或将很难再捕捉到他的身影。
京沪往事
北京和上海是屠光绍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两个地方,从进入中国人民银行,负责金融市场系统报价交易,后来赶上证监会建立需要大批金融市场的人才,屠光绍被调往证监会,负责证券交易系统工作,1997年调往上海证券交易所任总经理,2002年屠光绍升任证监会副主席,直到5年之后调往上海。
在任证监会副主席期间,屠光绍历经股权分置改革,并推动上市公司退市,提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并迈出了第一步。屠光绍调任上海也是因为之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任总经理,被上海方面选中,此后一直有回上海的传言,最终他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将被派往上海工作。
“为人亲和、没有官腔,凡是涉及上海经济金融建设的大小会议论坛,屠光绍总会亲临现场。在他担任上海常务副市长的9年时间里,力推并见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发展。可以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到目前初具规模,屠光绍本人付出了极大的心力。即使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监管,屠光绍也倾注很大热情,他对于上海金改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6月29日,上海一家大型金融机构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评价称。
屠光绍是无可争议的中国资本市场“元老级”人物,也是力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人物。盘点屠光绍9年间在上海市任常务副市长期间所做的事情,可管中窥豹。
2007年12月,屠光绍空降上海,出任上海市副市长,在他履职上海一年半后,国务院会议批准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2009年,银行间清算股份公司(上海清算所)落户上海,为银行间市场的债券交易、外汇交易、利率和汇率衍生品交易等提供集中清算服务;2013年,上海设立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14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国际板,通过发展国际会员,引入国际投资者参与交易,推动了上海金融在国际上的定价话语权;2015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上海开业,这也是上海第一个落户的国际开发银行;2016年,筹备多年的全国性保险交易所在上海落地,这为实现上海建设成国际保险中心迈出了关键一步。
根据上海本地媒体的报道,屠光绍在2007年12月27日被任命为上海市副市长的会上承诺:上海人民以大海般的胸怀接纳了我,我既感到光荣,又深感责任重大。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规规矩矩依法行政,老老实实接受人大和人民的监督,勤勤恳恳做人民和社会的公仆。
在上海金融业内人士看来,屠光绍9年来确实履行了他当初的承诺。
“屠光绍的离开,是上海的遗憾,他或许也有自己的遗憾。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规模已初具,框架平台也已经搭建起来,诚如他自己所言,什么是金融文化?什么时候金融大鳄都来上海,上了报纸头条,这就是金融文化。而屠光绍恰恰点出了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中的本质,缺少顶尖金融人才和金融大佬聚集的国际金融中心只是形似,要形神具备必须得有顶尖金融人才这一核心要素。”一位上海大型私募机构合伙人对本报记者评价称。
而其在上海任职期间,也恰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黄金十年。这十年,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方面基本确立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全球性的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
中投大平台
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中投公司迎来其自2007年成立以来第三位总经理。屠光绍在上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任务,他只是完成了第一棒,接下来会由谁去接棒,目前尚未得知。
对于屠光绍而言,中投公司负责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保值增值,这将是一个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不同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投负责打理中国将近万亿美元规模的资产,旗下还设有三个子公司,分别是中投海外、中投国际以及中央汇金,每年一次的业绩报告将是全球对这家主权财富基金最大的焦点,做的好不好,都会在业绩报告中体现。”前述上海私募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7月初中投公司也将发布其2015年年报,《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其2014年发布的年报了解到,2014年中投公司承担境外投资业务的子公司——中投国际,实现了5.47%的净投资收益率,自成立以来的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5.66%,境外组合增值超过600亿美元。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投公司总资产已超过7400亿美元。
去年5-6月,国内股市震荡,以证金公司和中央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屡屡出手救市,也令外界对中投公司即将公布的2015年度报告颇为关注。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刚刚接任的屠光绍而言,英国脱欧引发全球资本市场急剧动荡,全球充满不确定性,黑天鹅事件不断,美国股市处于高位,美联储加息也充满变数,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家外汇储备如何在全球寻找更为稳健安全的投资资产,可能是屠光绍当前最为棘手的挑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