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P2P监管或再次加强 信用建设成规范重点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6-24 11:49:04

摘要:随着监管的强化,中国互联网机构将会进入到信用系统。在这样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都会自律。在风险控制方面,需要中国政策越来越多的开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互联网信息的采集、整合和应用分析技术加入对话,通过大数据来优化企业风控能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亚太地区99%的互联网新兴金融融资成交量都是中国贡献的。

按照剑桥大学新兴金融研究中心等发表报告称,2015年亚太地区互联网新兴金融规模达到1028亿美元,年增长率为323%;中国市场以1017亿美元融资额高居榜首。2016年5月,中国P2P网贷历史交易额累计突破2万亿大关,距离2015年的10月突破一万亿仅用了7个月。

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各种形式新颖的骗局、跑路的出现,监管部门的神经一次次被刺痛。

在6月12日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张涛、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以及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三位重量级大佬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开炮”,焦点不约而同都聚焦在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与风险管理上。

为遏制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国务院决定重拳出击,4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6月8日,上海证监局拉开了第二轮互联网金融清查的帷幕。

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将全面纳入国家信用体系建设中。“担保公司、P2P等金融数据库将陆续纳入金融征信体系中,从监管上加强整顿。”6月18日,首届金融信用建设创新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主任王煜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重磅监管

2016年初以来,P2P网贷的监管政策不断收紧,行业洗牌正在加速。

“互联网金融主要有六大模式,第三方支付、点对点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也就是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互联网金融门户。这六大模式里,点对点网贷、众筹、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最遭人诟病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财金室主任张岸元介绍。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P2P网贷行业平台数量一直保持负增长。4月起,为遏制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国务院启动了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由央行牵头联合多部委出台互联网金融整治方案,成立了结合地方政府及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小组,涉及多个部委,其中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将分别发布网络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和互联网保险等领域的专项整治细则。

同事,深圳、杭州等地均颁布各自的审查手段,6月8日上海证监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辖区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就五大重点整治内容展开自查,并在7月10日前完成摸底排查。国字头网贷协会也颁布了协会成员平台的信息披露制度。

严管之下,互金行业内部分化加剧,近百家网贷平台主动关停。这是野蛮生长的网贷行业首次遭受监管影响。

据张岸元介绍,2015年,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自此,P2P行业结束了近8年的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局面,告别野蛮生长,进入规范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从此纳入法治化和依法监管的轨道。

而未来,据王煜介绍,担保公司、P2P等金融数据库将陆续纳入人民银行的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的信用信息交换平台中,以加强监管。

不过,在P2P网贷行业加快整治和洗牌的同时,行业资金流入量正在持续增大。据第三方机构统计,今年前5月,全国P2P网贷累计成交量达到6709.14亿元,是去年前5月累计成交量的2.86倍。5月P2P网贷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达到了329.50万人,环比4月上升了10.56%;借款人数达到了96.52万人,环比4月上升了20.89%,投资人数、借款人数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

“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融资需求与理财需求依然旺盛,因此P2P网贷发展的根基依然牢固。”业内人士表示。

同时,在监管不断落地的过程中,P2P网贷行业也日趋成熟,正规平台不断向监管靠拢。张涛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未来大部分承担信用中介职能的P2P平台将会被淘汰,仅有一小部分承担一定的信用中介职能和大量的信息中介职能的优势平台能够生存下来。而未来的P2P平台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些重视合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优质平台规模将逐步做大,运营将逐步规范,平台的声誉将不断提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趋势所在。

“互联网金融行业并未遇冷,但互金公司合并将成为趋势,规范有实力的公司会成为市场主角。”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金融市场处处长庾力表示。

提高信用建设

在业内人士看来,很多规章制度还属于应完善的阶段。违法成本小,守法成本大,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核心就是金融,任何金融产品对于信用有一个风险。金融它具有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金融风险等因素,不会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而消失,反而会使金融更加复杂。

“国家新体系建设进展的情况,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对于改善金融市场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的互联网时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的交易可以说是迅捷、海量,各类的市场关联性高度增强,金融风险的传递加快。因此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状况,就成为安全运作的关键因素。”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李聚合表示。

“随着监管的强化,中国互联网机构将会进入到信用系统。在这样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都会自律。在风险控制方面,需要中国政策越来越多的开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互联网信息的采集、整合和应用分析技术加入对话,通过大数据来优化企业风控能力。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数据源信用大数据的采集和储存,可以用建模的方法来实现信用风险评估自动化,更客观、准确、高效的对环境进行风险的评估,并且用性价比最高的线上模式来完成最终的供给策。如果他们数据库里面有价值的金融体系能够被纳入到央行的征信,进一步扩大面,那么中国体系将会更加完善。”汇诚信用常务副总经理刘艳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