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国产化达89% 今年下半年进入批量化建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正值仲夏的福建沿海,天气总是绵绵细雨,但这并不能阻挡几大核电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在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镇岐尾山上,这块过去不为人知的荒山坡上,中国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正在那里孕育、成长。
而今,华龙一号已成为国内外核电业界炙手可热的名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和海外工程自2015年5月和8月分别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或能按期或提前实现。
在国内,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6号机组分别在去年5月7日、12月22日开工。“我们掌握了华龙一号的核心技术。”中核新闻发言人潘建明说,而今华龙一号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在海外,华龙一号的推进也很顺畅,《华夏时报》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卡拉奇3号核电项目华龙一号有望在6月中旬开工。中核与巴基斯坦在2013年签订了卡拉奇2、3号核电项目华龙一号出口合同,其中2号机组已于2015年8月20日开工。不过,据中核核动力事业部副主任李卓群介绍,目前,华龙一号首批项目已确定的只有6台机组。
国产化率达89%
建设中的华龙一号示范项目——福清核电6号机组于今年5月25日完成核岛反应堆厂房钢衬里模块一吊装,这标志着华龙一号进入开工状态。据李卓群介绍,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6号机组工程均能按期或提前实现,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
海外工程方面,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已于2015年8月20日开工,3号机组有望在6月中旬开工建设。此外,中核已同阿根廷、苏丹一道正在积极推动华龙一号早日开工建设。
中核核电工程公司设计院副院长荆春宁表示,华龙一号全面实现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89%。去年5月18日,中核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明表示,华龙一号首台机组设备国产化率达85%以上,设计寿命60年,18个月换料,电厂可利用率达90%。
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去年12月发布消息,华龙一号先进堆芯测量系统顺利通过技术验收,标志着华龙一号关键设备国产化再次迈出了坚实一步。据介绍,华龙一号堆芯测量系统技术研究2012年启动,可以实时监测堆芯的运行状况。
记者此前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讲到中国第三代核技术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说的也是华龙一号。去年6月份,李克强总理对华龙一号给予高度肯定。
技术过硬,发展核电就会底气十足。记者注意到,发改委和住建部在6月1日联手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显示,中国要在苏北、浙江等沿海地区布局核电,推进多个核电项目建设。“为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合理布局一些核电项目很有必要。”发改委一位不具姓名官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中国已启动了新一轮发展核电规划的计划,那就是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即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要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要开工建设一批沿海新的核电项目”,根据上述规划测算,到2020年之前,中国平均每年需要投入大约六台百万级千瓦的核电机组,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批量建设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正孕育、成长,预计今年下半年批量化建设将成为可能。
众所周知,华龙一号由中核和中广核联合研发,是中国目前唯一实现“走出去”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2015年12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已列入国家相关规划、具备建设条件的广西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工程“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予以核准。
自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首堆在福建福清开工建设至今,华龙一号代表中国核电技术已落地海外,先后与英国和阿根廷等国家签约,而核电一跃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名片。
记者在国资委与中核近日的一项活动中获悉,中核公布了“华龙一号”国内外工程建设的最新进展。“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初步定为今年下半年。”中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5号机组土建阶段有望提前完成。”福清核电副总经理陈国才也称,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机组自2015年5月7日开工以来,设计、设备制造和建安施工等各项工作按照进度计划有序推进。事实上,福清核电5号机组落地一年以来,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技术的经济性、安全性、先进性不断优化,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而福清5、6号机组最新完成的工程节点是:5号机组4月22日第三台安注箱成功吊装就位,目前三台安注箱已全部吊装就位。6号机组5月25日核岛反应堆厂房钢衬里模块吊装就位。此外,中核还对外披露,巴基斯坦卡拉奇3号机组预计2016年6月中旬正式开工。
“再先进的核电技术,也需要通过工程实施才能实现其价值。”中核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只有通过一定规模的批量化建设过程中的建造、调试和运行经验反馈,华龙一号才能实现真正的技术成熟。
另据李卓群透露,目前,华龙一号首批项目已确定的包括6台机组,即中核福清5、6号机组、巴基斯坦K2、K3机组及中广核防城港3、4号机组。
事实上,华龙一号也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力机型,在安全、技术和经济指标上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三代核电用户需求。正因为这样,中国先后与英国、苏丹、巴西、埃及、加纳、马来西亚等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以推进华龙一号在当地落地生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