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全面放开 四川再向民资入铁发出邀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继首条纯民资打造的铁路川南铁路之后,四川再次发出民资入铁的重磅邀请。
近日,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全面放开铁路建设市场,实施铁路站线土地资源综合开发,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铁路投资、建设和运营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渠道、项目建设市场化的铁路建设发展格局。
《意见》提出,可依法向社会各类资本减持或转让国家干线铁路地方持股部分,转让收益应用于铁路建设。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性开发铁路以及支线铁路,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投资建设和运营干线铁路。
“下放干线铁路运营权,这还是首次提出,按照现在的惯例,大多数地方铁路的运营权也是交由铁路局代管的,地方政府对干线铁路的运营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因此,能否下放运营权,铁路部门可能更有话语权。”一位不具姓名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不过,相较于铁路吸引民资的政策,四川省的《意见》显然更戳中痛处。《意见》指出,通过PPP(公私合营)模式,运用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发展,通过运输收益、综合开发收益等方式获取合理收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铁路客货运输、仓储等服务业务。铁路建设投资大、收益慢,是不少社会资本“观望”的原因。根据《意见》,四川省将根据线路营运亏损情况确定补贴额度,对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予以补贴,由省、市两级政府负担。
同时,财政厅每年安排10亿元作为铁路建设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这10亿元是个撬杆。”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表示。设立专项资金有益于增强铁路投资集团融资能力,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铁路建设。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铁路建设发展基金可吸引国有企业和保险、银行、社保机构以及民间资本广泛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此外,四川还将以省财政通过转贷方式安排地方政府债券用于铁路项目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铁路项目所得给予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对铁路建设提供中长期优惠信贷,支持铁路投资主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使用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
按照《意见》规定,四川还将进一步简化铁路项目审核程序,建立铁路公益性、政策性运输补贴制度及运价机制的相关措施。
“这确实打消了一部分民营资本进入铁路的顾虑,不过,退出机制还有待完善。”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