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医保管理权之争尘埃落定 异地就医迈出关键一步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6-03 22:04:35

摘要:城乡居民医保“情定”人社部,围绕在人社部和卫计委之间长达3年之久的管理权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医保管理权之争尘埃落定 异地就医迈出关键一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城乡居民医保“情定”人社部,围绕在人社部和卫计委之间长达3年之久的管理权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5月底,人社部宣布,全国已有11个省级单位明确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将由人社部门统管。这是人社部首次在公开场合高调公布这一数据,而这一表态也使得城乡居民医保的管理权归属基本明朗。

“医保全部统一到人社部后,对医保的异地结算将起到促进和推进作用。”6月1日,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保学会理事孙洁教授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社部统管城乡医保基本已成定局,此后,医保的信息化建设和异地结算工作将会很快跟进。

而记者从人社部社保中心了解到,最快在本月,人社部将启动开发医保全国联网系统,届时,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也有望享受到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福利”。

地级统筹划归人社部门

多年来,我国医保一直处于分疆而治的局面,人社部管理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卫计委则负责覆盖8亿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的管理,分治局面导致管理制度条块分割、管理成本高昂、待遇差别很大,管理权“三保合一”一直是众望所归。

为此,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文要求由中央编办负责,在当年6月底完成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其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缴费和保障水平都非常接近的城乡居民和新农合的统一,从那时起,“二保合一”之后的管理权之争就此开始。

其间,倾向于人社部管理的专家提出,卫生部门既管医疗机构,又管医保基金支付,相当于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而倾向于卫计委的观点则认为,卫计委具有监管医疗服务专业上的优势,有助于实现医保筹资方和服务方的合作。

虽然人社部和卫计委各有优势,但从大的社保范畴来看,医保管理权归属的天平大都倾向于人社部。

直到今年年初,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了要于2016年6月底前对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工作作出规划和部署,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各统筹地区于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但对于管理权的归属问题并未直接涉及。不过,《意见》明确要求整合过程中要“提高统筹层次,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省级统筹”。

根据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的统计来看,已经整合这两部分医保的地方中,90%地级市和60%县级市也已归属人社部门管理。也就是说,从地市级统筹这一角度来看,在从县市级统筹水平向地市级统筹过渡过程中,人社部占据了明显优势。

此后,人社部针对城乡居民医保不断发声,并且在5月底首度披露,今年1月国务院《意见》印发后,河北、湖北率先明确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后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加上《意见》印发前已在全省范围实现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天津、上海、浙江、山东、广东、重庆、宁夏、青海8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全国已有十几个地区实现了城乡三项医保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消除了体制障碍。

不过,孙洁表示,无论城乡居民医保的管理权归属哪里,都不会影响到相关参保者的个人权益。

异地就医结算驶入“快车道”

在医保管理权之争的背后,是超过万亿的医保资金,而各地之间医保资金的“苦乐不均”也直接影响了异地就医结算的进程。

5月30日,人社部公布了《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1193亿元,支出93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14.5%。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存8114亿元(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546亿元),个人账户累计4429亿元。

单单从数字上来看,医保基金的结余看起来很大,但是平均到66582万个参保人身上,数额也不过才1200多元。同时,数据显示,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幅已经高于收入的增幅,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省份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的状况,基金“穿底”风险日益凸显。

“此前,医保分管于两个部门,很多相关政策还要受制于不同的地方政策,各统筹地报销方式不同,有的按床头报销,有的按病种,有的按人头,医保起付线、报销比例、报销额度等标准也千差万别,医保的信息接口也没有统一,操作流程也不一样,有的省连市级统筹都没有实现,最终造成异地结算的很多困难。”孙洁表示,医保管理权统一到人社部之后,医保可以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结算,不管是从流程、政策还是管理手段上都比较容易统一。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增加,尽快实现医保全国联网、异地结算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早在今年全国两会前,中国政府网就推出了“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活动,当时共接收网民留言逾18万条。在此基础上,两会期间进行的“我向总理提问”网上投票,其中,“加快推进医保全国联网”以1098万票的超高关注度高居榜首。

同时,在两会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在谈及推进医保全国联网的时间表时表示,政府下决心推进全国医保联网,要在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

随后,在人社部一季度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李忠也明确表示,2016年要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到2017年能够基本实现符合转诊条件的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

毫无疑问,统一医保管理权无疑是实现异地就医结算的关键一步。

而就在5月31日,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主任黄华波表示,人社部将启动开发对应的“金保二期”项目系统,即医保全国联网系统,如果实现全国医保联网之后,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同样可以享受到相关“福利”。同时,如果参保地的新农合参保人员,到没有新农合的地方看病,目前初步考虑的方案是,可在参保地通过新农合的信息系统与社会保险系统信息交换,再借助省和国家两级联网结算系统和结算中心,实现异地就医信息传输和直接结算。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