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罗继续与民航局合作培养管理人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尽管此前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因多位司局级干部离职而一度引发外界的关注,但作为一个需要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人才储备的行业管理机构,民航局仍然在通过各种方式为未来中国民航业积累管理人才。
6月2日,民航局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北京签署意向书,将此前已经持续20年的“中国民航高级管理人才”培训项目通过一纸新约延续下去。
在过去20年里,中国民航经历了较此前更为快的发展周期,新航空公司大量成立,机场和航线数量以及空中交通的繁忙程度均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个中英双方合作,被称为“中青班”的项目已经累计为中国民航业各领域培养了超过千名管理人才。
根据罗尔斯·罗伊斯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已经举办过的四十期培训中,学员有38%来自航空公司、33%来自政府机构、11%来自机场,学员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九成以上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覆盖了飞行、机务、人事、法律等多个学科。
根据合作安排,学员先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CAMIC)进行国内段培训,之后参加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英国主办的国外段培训。
中国民用航空局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积极合作,确保课程满足航空业的需求,并保证该项目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培训的全面融合。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培训项目,中青班讲授和讨论的主题包括:航空业目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战略规划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航线与机场运营等。教学方式多样,包括国际专家授课、互动讨论和现场教学等。
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表示:“经过20年的合作,罗尔斯·罗伊斯支持中国民航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此,我们表示感谢。”
罗尔斯·罗伊斯首席执行官Warren East表示:“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回顾这一项目为中国民航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我们致力于为该项目提供持续支持,并加强与中国民航局的合作关系。罗尔斯·罗伊斯与中国民航的合作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我们于1963年向中国交付了第一台发动机。”
这一项目目标旨在为中国民航业培养专业人才和未来骨干,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并拓展全球化视野,这对于已经高度全球化且平台化、系统化的民航业而言至关重要。
从1996年双方开始合作以来,根据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中国民航业自身的需求,培训的主题也一直在发生变化。从最早突出领导能力和管理理论的培养到深化改革、改善服务并保障安全,而最新的主体则以创新务实,顺应中国与国际民航发展趋势为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