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普惠金融 双方合作项目6月启动 恒昌联手格莱珉 推中国版“穷人银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黄兴利 北京报道
走,到农村去!成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一大默契举动,蚂蚁金服、京东以及部分P2P服务平台“各出奇招”纷纷下沉,意图拉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随着互联网金融站上行业风口,格莱珉模式也再次深耕中国市场,按计划,由互联网金融巨头恒昌公司联手格莱珉有限公司推动的“恒昌·格莱珉精准扶贫国际合作项目”将于6月正式启动。恒昌牵手格莱珉,是否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村脱贫道路?当格莱珉模式遇上互联网金融,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尤努斯替恒昌站台
当国内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推广也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此前,恒昌公司与格莱珉有限公司在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总部举行了签约仪式,恒昌公司创始人、CEO秦洪涛与格莱珉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高战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了此项协议,首期将建立3个网点并由此逐步扩展业务。
什么是格莱珉模式?也许大众会比较陌生,但它的创立者“穷人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却早已在全球颇负盛名。这源于他创造了面向贫困农村人群无抵押小额信贷的格莱珉银行,帮助孟加拉穷人通过创新的信贷机制实现自己的生存发展和创业,他本人2006年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公开数据显示,格莱珉模式因为创造性地解决了农村贫困问题、信贷难题,目前已经被复制到美国、印度、墨西哥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了超过860万贫困人口,被证实是有效消除贫困的模式。
虽然格莱珉模式的核心是非盈利性,但从格莱珉银行的成功也应该看到,“小额信贷”是可持续甚至是可盈利的。至今,格莱珉银行已经向870万客户发放了174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贫穷的妇女;它的还款率达到了98.3%,而且自1990年以来只有3年出现了亏损情况。
2014年,“格莱珉中国”正式启动,建立在格莱珉银行成功经验基础上,通过复制“格莱珉精准扶贫模式”,为中国的低收入者提供借贷资金、建立信用和财务训练,促进其创业,从而减除贫困。不过,格莱珉中国近几年的创新实践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与之合作的企业大多以雷声大雨点小而草草收场。格莱珉模式在世界各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如何找到适合中国土壤的道路?
在经过与相关的专业机构进行多次、反复的咨询和调研后,互联网金融巨头恒昌公司决定联手“格莱珉中国”,共同探索格莱珉模式在中国落地。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1年的恒昌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是集财富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小额贷款行业投资、小微贷款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企业。
推广普惠金融
对于“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推广,恒昌公司相关人士指出,“格莱珉模式”需要一个现行成熟的金融模式来作为载体,来进行嫁接,这就是“普惠金融”。
“恒昌·格莱珉精准扶贫国际合作项目,就是致力于要让普惠金融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普通的个人和广大的小微企业享受到金融服务,把‘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明确为重点服务对象,充分发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上述恒昌公司人士指出。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备受关注。其中涉及12.8万个贫困村、7017万贫困人口,如何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2016年1月,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个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切实把民生项目、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倾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成为农村扶贫全新路径。有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的金融改革,将着重普惠金融,服务更多贫困人群、服务小微企业。传统金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很难覆盖到农村等领域,金融创新成为打破传统金融垄断的有效方式。
“恒昌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普惠金融,为农户提供借款信息咨询服务一直是恒昌公司工作的重心。”恒昌公司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恒昌公司通过专注三农人群的借款咨询服务模式,截至2015年底,为“三农”对象撮合借款高达25亿人民币,服务数万名小微企业主,覆盖了全国172个县域,遍及20个省份或直辖市。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恒昌公司与“格莱珉中国”的合作无疑具有坚实的基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