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每年新增近20万 “十三五”加大救助残疾儿童力度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5-20 23:04:49

摘要:5月15日是第26次全国助残日,当天上午,彭丽媛来到北京东方博爱儿童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慰问工作人员,并向全国残疾儿童致以亲切问候。

残疾儿童每年新增近20万 “十三五”加大救助残疾儿童力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5月15日是第26次全国助残日,当天上午,彭丽媛来到北京东方博爱儿童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慰问工作人员,并向全国残疾儿童致以亲切问候。

在北京东方博爱儿童福利院,彭丽媛走进孤残儿童寝室、康复训练室、教室,详细了解孤残儿童生活、学习、康复情况,并参观了孤残儿童绘画作品展示。另外,彭丽媛还为正在进行投篮、迷你沙壶球等活动的孩子们加油鼓劲,并和他们一起做游戏;随后,孩子们还为大家表演了节目。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理事长鲁勇,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北京市副市长王宁等参加了此次活动。据了解,今年全国助残日的活动主题是“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

残疾儿童每年新增20万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每一个残障儿童都是一个折翼的天使,他们自出生伊始便走上了一条比普通孩子崎岖、晦暗的人生路,需要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中国的残疾人总数达8500万,残疾儿童就占了817万。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的数据表明,我国约有0-6岁残疾儿童167.8万名,每年新增0-6岁残疾儿童19.9万名;其中,部分婴儿会遭到亲生父母的遗弃而成为孤残儿童。

对于一些家庭来说,一个身患重病或者残疾的孩子,可能会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和生活压力,因此遗弃成为最容易的解决办法。《刑法》虽对遗弃罪有明文规定,遗弃孩子可能构成犯罪,但在执行过程中,真正受到惩罚的情况并不多,因此遗弃罪的警示效果并不明显,而这样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也许是终身的。

众所周知,童年时期,每个孩子在心理上都高度依赖父母,需要父母温暖的爱,需要一个完整的家,而孤残儿童对于家庭的需要必然无法由其生身父母提供,传统的福利院、孤儿院的养育无法很好地满足儿童对于亲情的需求,因而孩子性格容易孤僻,缺乏安全感或暴躁粗鲁。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的女主角安迪,就是一个有家族精神病史的孤儿。在孤儿院长大的她,对自己潜在的身体缺陷感到恐惧,不愿与他人接触,最终形成了十分孤僻的性格,这其实是中国万千孤残儿童心理问题的缩影。

“近年来,全国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孤儿、弃婴数量逐年增加,其中身体残疾和患有各种疾病的儿童,需要在福利机构中长期生活,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中国残联新闻发言人郭利群在第26次全国助残日新闻发布会上说。

多年来,我国福利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福利院与家庭收养、寄养的联合供养模式(其中家庭寄养和收养占主导),孤残儿童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渐得到保障;但是,面对庞大的孤残儿童数量,与之相对的福利机构依然不足。据记者了解,全国政府管理机构、国内外民间组织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一共才1800多家,调查显示,71.2万孤儿中,只有9万人生活在福利院,其余的孩子则通过收养、寄养或靠政府补助等方式生活。

而通过寄养等方式面临的风险依然存在,比如,河南兰考县私人孤儿院里7名儿童被烧死、湖北十堰福利院孤儿非正常死亡事件等。因此,政府也在逐渐加大对私人建立的孤儿院、寄养、收养家庭的监管,而民政部出台的《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恰恰就是将家庭寄养模式规范化,让更多孤残儿童感受“家”的温暖。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面对如此庞大的特殊群体,政策引领是关键,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孤残儿童提供了托底保障。

据了解,2011年至2015年期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实施了“七彩梦行动计划”,这是一个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的救助项目,广大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残疾儿童受到这一项目的资助。同时,民政部于2004年5月启动的“明天计划”,用福利彩票募集的资金为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实施手术矫治和康复。截至2014年,6万多名残疾孤儿通过“明天计划”得到了手术矫治,2万多名残疾孤儿得到了康复训练,其中1.8万名手术康复后的儿童被国内外家庭收养。

据中国残联康复部副主任冯力介绍,“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面向听力、智力、肢体、孤独症等贫困残疾儿童提供矫治手术、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累计救助包括孤残儿童在内的各类残疾儿童约40万人次。在康复项目带动下,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福建初步建立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18个省实施了全省残疾儿童救助行动。北京、上海等地还扩大了救助年龄范围,将康复救助年龄扩展到16岁。

冯力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残联将积极推动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同时,将继续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使更多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服务。

除此之外,我国还将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分别解决特殊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特殊教育学前、高中和大学期间发展严重滞后以及教育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等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虽然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了90%,但在幼儿园和高中阶段严重滞后;其中,盲、聋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仅为30%左右,进入高等院校的残疾学生比例则更低。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布局不合理、办学规模小、专业设置窄,让每个受教育的残疾人有一技之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实施,孤残儿童在医疗、康复、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将逐步得以解决。

对此,国务委员、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勇强调,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着力加强残疾人康复保障能力建设,加大对基层康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残疾人康复专业服务,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让广大残疾人共享更多福祉。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